页岩检测技术及关键检测项目
页岩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储层(如页岩气、页岩油),其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的准确检测是资源评估和开采方案设计的基础。检测项目涵盖地质、地球化学、岩石力学等多个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核心内容:
一、物理性质检测
-
密度与孔隙度
- 检测方法:氦气孔隙度测定法、核磁共振(NMR)。
- 意义:评估储层储集能力,页岩孔隙度通常较低(<10%),但纳米级孔隙发育程度影响油气赋存。
-
渗透率
- 检测方法:脉冲衰减法、稳态气测法。
- 意义:页岩渗透率极低(纳达西级别),需通过压裂改造提升渗透性。
-
粒度与结构分析
- 检测方法:扫描电镜(SEM)、CT扫描。
- 意义:观察页岩微观孔隙结构、裂缝发育情况及矿物分布。
二、矿物组成分析
-
全岩矿物分析
- 检测方法: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
- 检测项目:石英、长石、黏土矿物(伊利石、蒙脱石等)、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含量。
- 意义:黏土矿物含量高可能降低岩石脆性,影响压裂效果;石英含量高则利于形成复杂裂缝。
-
黏土矿物膨胀性测试
- 检测方法:膨胀仪实验、阳离子交换容量(CEC)测定。
- 意义:评估黏土遇水膨胀对储层稳定性的影响。
三、有机地球化学参数
-
总有机碳含量(TOC)
- 检测方法:岩石热解(Rock-Eval)、元素分析仪。
- 意义:TOC>2%为优质页岩气储层,反映生烃潜力。
-
有机质成熟度(Ro)
- 检测方法:镜质体反射率测定。
- 意义:判断有机质热演化阶段(如Ro>1.3%进入生气窗)。
-
干酪根类型分析
- 检测方法:显微镜观察、热解色谱。
- 意义:区分Ⅰ型(湖相)、Ⅱ型(海相)、Ⅲ型(陆相)干酪根,指导资源类型判断。
四、岩石力学特性检测
-
抗压强度与弹性参数
- 检测方法:三轴压缩试验、声波发射技术。
- 检测项目:杨氏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
- 意义:高杨氏模量和低泊松比表明岩石脆性强,易压裂。
-
断裂韧性
- 检测方法:巴西劈裂试验、三点弯曲试验。
- 意义:评估裂缝扩展能力,优化压裂设计。
-
地应力场分析
- 检测方法:差应变分析(DSA)、声发射凯塞尔效应。
- 意义:确定水平主应力方向及大小,指导水平井布署。
五、流体赋存与吸附特性
-
含气量测定
- 检测方法:解吸法(USBM法)、等温吸附实验。
- 意义:直接测定页岩吸附气与游离气比例,估算资源量。
-
气体组成分析
-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GC)、质谱(MS)。
- 检测项目:CH₄、C₂H₆、CO₂、N₂等气体成分。
- 意义:评估气体经济价值及开发难度。
六、地球物理测井技术
-
常规测井项目
- 自然伽马(GR)、电阻率(RT)、密度(DEN)、中子孔隙度(CNL)、声波时差(AC)。
- 应用:识别页岩层段,计算TOC及力学参数。
-
特殊测井技术
- 核磁共振测井(NMR):分析孔隙结构及流体分布。
- 元素俘获测井(ECS):实时获取矿物组成数据。
七、环境与安全检测
-
有害物质分析
- 检测项目:重金属(如砷、汞)、放射性元素(铀、钍)。
- 意义:评估页岩开发的环境风险。
-
返排液成分检测
- 检测项目:化学添加剂、地层水离子浓度(Cl⁻、Na⁺等)。
- 意义:指导废水处理及环保合规。
总结
页岩检测项目需结合地质背景与开发目标综合选取。通过实验室岩心分析、地球物理测井及现场测试技术,可全面评价页岩储层的物性、含气性及可压裂性,为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未来,随着纳米级孔隙表征、原位实时监测等技术的进步,页岩检测将更加精准高效。
以上内容涵盖了页岩检测的核心项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扩展或深化具体检测方法。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