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性能检测
-
外观与尺寸检测
- 外观缺陷检查:通过目检或自动化光学检测仪(AOI)观察药瓶表面是否光滑,无裂纹、气泡、结石、划痕等缺陷。
- 尺寸精度:使用卡尺、投影仪或激光测量仪检测瓶口内径、外径、高度等关键尺寸,确保与药品包装设备兼容。
- 颜色均匀性: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玻璃色泽一致性,避免色差影响药品光照稳定性。
-
密封性测试
- 负压法:将药瓶浸入水中,抽真空至-80 kPa,观察是否有气泡逸出,验证瓶身与胶塞的密封性能。
- 染色液渗透法:注入染色液后倒置,检测瓶口与密封件的贴合度。
-
机械强度测试
- 耐内压测试:模拟灌装后压力,以≥0.6 MPa的压力持续30秒,检测瓶体抗破裂能力。
- 垂直轴偏差:用专用仪器测定瓶口中心与瓶底中心的垂直度偏差(通常≤1.5 mm),确保高速灌装线顺畅运行。
-
耐热冲击性
- 将药瓶在100℃和0℃环境间快速切换,循环3次,观察是否出现裂纹或破损,验证其承受温度骤变的能力。
二、化学性能检测
-
耐水性(水解稳定性)
- 滴定法:依据USP<660>,将玻璃颗粒在121℃纯化水中高压灭菌1小时,通过酸碱滴定测定析出的碱量(Na₂O当量≤1.0 μg/g)。
- 分级法:按EP标准,根据溶液pH变化将玻璃分为I类(低析出)至III类,低硼硅玻璃需达到I类要求。
-
pH值变化测试
- 将药瓶注入纯化水,高压灭菌后测定溶液pH变化(ΔpH≤1.0),确保玻璃不显著影响药品酸碱度。
-
重金属溶出
-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铅(Pb)、镉(Cd)、砷(As)等有害金属溶出量,需符合ChP限量(如Pb≤1 ppm)。
-
不挥发性物质
- 蒸发水浸液后称量残留物,要求≤4 ppm,验证玻璃成分的化学惰性。
三、生物安全性检测
-
细菌内毒素测试
- 按ChP凝胶法或动态显色法,检测内毒素含量(通常≤0.25 EU/mL),确保无热原污染。
-
灭菌适应性
- 模拟湿热灭菌(121℃, 30分钟)或干热灭菌(250℃, 30分钟),检测灭菌后药瓶的理化性能变化。
四、其他专项检测
-
光照稳定性
- 对光敏感药品用棕色瓶需检测透光率(UV-Vis光谱法),确保特定波长(如450 nm)透光率≤20%。
-
药物相容性
- 加速试验(40℃/75% RH,6个月)评估药瓶与特定药物的相互作用,包括吸附性、成分迁移等。
五、标准与质量控制
- 国际标准:USP<660>、EP 3.2.1、ISO 4802-1(玻璃容器内表面耐水性)。
- 质量控制要点:原材料硼硅砂纯度(SiO₂≥80%,B₂O₃ 5-8%)、成型工艺参数(退火温度控制)、批次抽检率(通常≥0.1%)。
总结
低硼硅玻璃管制药瓶的检测需覆盖物理完整性、化学惰性、生物安全性三大维度,通过标准化检测手段确保其符合药品包装的严苛要求。生产企业需建立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质控体系,并结合药品特性(如注射剂、冻干制剂)增加针对性测试,以保障药品在有效期内的安全有效。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