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盘检测项目详解
一、尺寸精度检测
-
齿距(周节)检测
- 内容:测量相邻两齿同侧齿廓间的弧长误差。
- 工具:齿距仪、三坐标测量机(CMM)。
- 标准:ISO 1328、AGMA 2015(误差范围通常≤±0.02mm)。
-
齿厚检测
- 内容:验证齿根到齿顶的厚度是否符合公差。
- 方法:齿轮千分尺或光学投影仪测量。
- 关键参数:公法线长度偏差控制在±0.03mm内。
-
外径与孔径检测
- 外径:卡盘千分尺或激光扫描仪测量齿顶圆直径。
- 孔径:气动量仪或塞规检测内孔尺寸,确保与轴配合精度(H7/h6级)。
二、几何形状检测
-
齿形(齿廓)检测
- 内容:评估齿面轮廓与理论渐开线的偏差。
- 工具:齿轮测量中心或齿形扫描仪。
- 指标:齿形总偏差(Fα)≤0.025mm。
-
齿向(螺旋线)检测
- 内容:检测齿面螺旋角误差,适用于斜齿轮或锥齿轮。
- 方法:螺旋线测量仪或三坐标机,偏差范围通常≤0.03mm。
-
圆跳动与端面跳动
- 工具:百分表配合V型块,检测齿顶圆和端面相对于基准轴线的跳动量(一般要求≤0.05mm)。
三、材料与表面质量检测
-
硬度测试
- 方法:洛氏硬度计(HRC)或维氏硬度计,表面硬度需达HRC 50-55(渗碳淬火齿轮)。
- 区域:齿面及齿根处需均匀硬化。
-
表面粗糙度
- 工具:接触式粗糙度仪或白光干涉仪。
- 标准:齿面Ra≤0.8μm,非工作面Ra≤3.2μm。
-
裂纹与缺陷检测
- 方法:磁粉探伤(铁磁材料)或渗透检测(非铁磁材料),重点检查齿根过渡区域。
四、动态性能检测
-
啮合接触斑点试验
- 步骤:涂红丹粉后与配对齿轮啮合运转,观察接触面积(≥70%齿面为合格)。
-
传动噪音与振动测试
- 工具:声级计、加速度传感器。
- 标准:噪音≤75dB(A计权),振动速度≤4.5mm/s。
五、热处理效果验证
-
金相组织分析
- 内容:检查渗碳层深度(0.8-1.2mm)及马氏体等级(≤3级)。
- 工具:金相显微镜配合腐蚀剂。
-
残余应力检测
- 方法:X射线衍射法,确保齿面无过大拉应力(≤200MPa)。
六、批量生产质量控制
- 统计抽样检测:依据GB/T 2828.1进行AQL抽样,关键项AQL=0.65,次要项AQL=1.5。
- 快速分选设备:激光扫描结合AI图像识别,实现全自动分选(精度±5μm)。
总结
齿盘检测需覆盖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结合接触式与非接触式测量技术,确保尺寸、几何、材料及动态性能均符合设计标准。企业应根据应用场景(如汽车变速箱、工业机器人)选择对应检测方案,并建立数字化检测档案以追溯质量数据。
分享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