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丸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6 15:06:55 更新时间:2025-04-15 15:20:5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6 15:06:55 更新时间:2025-04-15 15:20:5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中药丸质量检测技术规范及关键检测项目分析
中药丸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剂型,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近年来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加快,相关检测技术已形成包含理化、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多维度的质量评价体系。本文重点解析中药丸剂的核心检测项目及技术规范。
一、基础理化指标检测
性状鉴别 (1)外观性状:通过目测观察丸剂表面色泽均匀度、光滑度,要求无霉变、虫蛀等异常。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需使用标准比色卡进行色差比对。 (2)圆整度检测:采用丸剂投影仪测定,直径差异不得超过标示值的±10% (3)重量差异:随机抽取20粒,单粒重量与平均重量差异不得超出±15%(>0.3g)或±10%(≤0.3g)
崩解时限检测 按照药典通则0921规定,使用升降式崩解仪测试:
二、成分质量检测
有效成分定量分析 (1)HPLC检测:适用于丹参酮(丹参丸)、芍药苷(桂枝茯苓丸)等成分 (2)GC-MS联用技术:检测挥发性成分如冰片、麝香酮 (3)指纹图谱技术:建立不少于8个共有峰的HPLC特征图谱
非法添加检测 重点筛查西药成分:
三、安全性检测项目
农药残留检测 GC-MS/MS检测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等33种农药,总残留量≤0.5mg/kg
微生物限度 按非无菌制剂要求:
四、新型检测技术应用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 实现快速无损检测,建立400-2500nm波段光谱库,可同时检测水分、成分含量等参数
生物效价检测 针对补益类丸剂,建立细胞模型(如CCK-8法测免疫调节活性),量化生物活性
五、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
结语: 现代中药丸检测已形成涵盖物理特性、化学组成、生物活性、安全指标的全方位质控体系。随着《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等新规出台,检测项目正向"成分可测、过程可控、质量可溯"方向发展。未来需重点加强生物活性检测与临床疗效的关联性研究,推动中药质量评价从化学模式向"成分-生物效应"综合模式转变。
分享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