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学检测项目
-
菌体浓度与生长密度
- 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OD600)、干重法、流式细胞术。
- 意义:通过OD600实时监测菌体密度(通常0.6-3.0为对数生长期),干重法用于校准光密度值,流式细胞术可区分活菌与死菌比例。
-
活菌率与菌体形态
- 检测方法:活菌计数(平板涂布法)、荧光染色法(如PI/SYTO9区分活/死菌)、显微镜观察(革兰氏染色)。
- 意义:评估发酵过程中菌体活性是否正常,异常形态(如拉丝、断裂)可能提示溶菌或代谢压力。
二、理化参数检测
-
pH值
- 方法:在线pH电极或离线取样检测。
- 标准范围:大肠杆菌最适pH 6.8-7.4,过高或过低需调整补料策略。
-
溶解氧(DO)与氧化还原电位(ORP)
- 方法:在线DO电极监测,ORP电极辅助判断代谢状态。
- 意义:DO需维持5-30%饱和度(根据菌株需求),ORP变化反映代谢途径(如厌氧/有氧代谢)。
-
温度
- 控制范围:37℃(常规培养),诱导阶段可能需降温(如16-30℃)。
三、代谢产物分析
-
碳源消耗
- 葡萄糖浓度:HPLC或生化试剂盒(如GOD-POD法)。
- 甘油残留:适用于以甘油为碳源的发酵,检测方法同HPLC。
-
有机酸积累
- 乙酸浓度:HPLC或酶法检测。
- 阈值:>5 g/L时可能抑制菌体生长,需优化补料速率或降低比生长速率。
-
氨氮与氨基酸
- 方法:凯氏定氮法、离子色谱法。
- 意义:监测氮源利用效率,避免氨积累导致pH波动。
四、目标产物特异性检测
-
重组蛋白表达
- 定性检测:SDS-PAGE、Western Blot。
- 定量检测:ELISA、BCA法测定总蛋白,HPLC-SEC(尺寸排阻色谱)分析纯度。
- 活性检测:酶活测定(如荧光底物法)或细胞功能实验。
-
质粒DNA生产
- 检测项目:质粒浓度(紫外分光法,A260/A280)、超螺旋比例(琼脂糖电泳)、宿主DNA残留(qPCR)。
-
代谢工程产物
五、安全性及残留物检测
-
内毒素(LPS)
- 方法:鲎试剂法(凝胶法或动态显色法)。
- 标准:医药级需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如<0.25 EU/mL)。
-
宿主蛋白残留
-
抗生素残留
六、过程动态监控技术
- 在线传感器:整合pH、DO、温度等参数,结合PAT(过程分析技术)实现实时调控。
- 离线取样频率:对数生长期每1-2小时取样,稳定期延长至4-6小时。
七、数据整合与异常分析
通过多参数关联分析判断发酵异常:
- 案例:OD停滞但CO₂释放增加→可能溶菌或代谢途径改变;
- 干预措施:补料策略调整、诱导时间优化或终止发酵。
总结
大肠杆菌发酵液检测需构建多维度检测体系,结合在线监控与离线分析,确保发酵过程可控及产物合规。检测项目需根据目标产物类型(蛋白、质粒、代谢物)动态调整,重点关注菌体活性、代谢副产物积累及产物质量属性。
参考文献
- 《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生物制品相关要求.
- 工业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第三版),陈坚主编.
- FDA Guidance for Industry: PAT — A Framework for Innovative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
分享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