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疱疹病毒检疫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4:58:08 更新时间:2025-05-13 21:44:1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4:58:08 更新时间:2025-05-13 21:44:1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是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强的水生动物病毒,主要感染锦鲤和普通鲤鱼,可导致养殖业重大经济损失。该病毒潜伏期长、传播途径多样(如水体、接触、器械等),且感染后死亡率可达80%-100%,因此检疫检测成为防控疫情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能够早期发现病毒携带个体或污染源,阻断传播链,保障水产养殖安全。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已将其列为须申报疾病,我国也将其纳入《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进行重点监测。
锦鲤疱疹病毒检疫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①病毒核酸定性检测(确认是否存在KHV遗传物质);②病毒分离与鉴定(通过细胞培养分离活病毒);③血清学检测(检测鱼体抗体水平);④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鳃、肾等靶器官病变)。检测对象涵盖活体锦鲤/鲤鱼、鱼卵、养殖水体及运输工具等可能污染源。
检测过程中需使用专业仪器:①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用于病毒核酸扩增与定量分析);②病毒细胞培养系统(如KF-1细胞系);③酶标仪(ELISA法检测抗体);④显微成像系统(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⑤超低温冰箱(-80℃保存样本);⑥生物安全柜(确保实验操作安全)。此外还需配备核酸提取仪、电泳装置等辅助设备。
目前主流检测技术包括:
1. PCR检测法:通过提取样本DNA,使用特异性引物(如TK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结合凝胶电泳或荧光探针判定结果,灵敏度可达10拷贝/μL。
2. 细胞培养法:将样本接种KF-1细胞,观察7-15天内是否出现细胞圆缩、脱落等CPE现象,辅以PCR确认。
3. ELISA检测:利用病毒抗原包被微孔板,检测血清中IgM/IgG抗体,适用于感染后期诊断。
4.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鳃丝、肾脏等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和HE染色,观察核内包涵体等特征病变。
国内外主要依据以下标准:
①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第11章KHV检测规程;
②GB/T 34746-2017《锦鲤疱疹病毒检测方法》;
③SN/T 1675-2019《进出境水生动物锦鲤疱疹病毒检疫技术规范》;
④ISO 21427:2019《鲤鱼疱疹病毒病诊断方法》。检测实验室需通过CNAS认证,确保检测过程符合生物安全二级(BSL-2)标准,检测结果需经复核并留存原始记录至少5年。
核酸检测阳性样本需结合临床症状复检确认,若病毒分离阳性可确诊。发现阳性案例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封锁疫区、无害化处理病鱼、彻底消毒养殖设施,并对周边3公里水域实施持续监测。建议养殖户定期进行病毒筛查,引种时要求供方提供检疫合格证明,从源头控制风险。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