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结核病皮內变态反应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5:35:11 更新时间:2025-05-13 05:35:1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5:35:11 更新时间:2025-05-13 05:35:1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猴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感染引发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致死率。由于结核病在猴群中传播迅速且难以根治,早期诊断和隔离成为防控的关键。皮内变态反应检测(Intradermal Tuberculin Test)作为经典的结核病筛查方法,通过检测动物对结核菌素的免疫应答,能够快速识别潜在感染个体。该技术基于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原理,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特异性较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实验猴、动物园及养殖场猴群的结核病监测中。
猴结核病皮内变态反应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结核菌素皮试(Tuberculin Skin Test, TST):注射结核菌素后观察局部皮肤炎症反应;
2. 阳性/阴性判读:根据注射部位红肿硬结的直径和形态进行结果评估;
3. 交叉反应排除:结合动物病史与其他检测方法(如PCR、血清学检测)综合判断。
检测过程中需使用以下专业仪器与耗材:
1. 结核菌素注射器:1ml精密结核菌素专用注射器,确保剂量精确;
2. 游标卡尺或专用测量尺:用于精确测量皮肤硬结直径;
3. 无菌针头与消毒器械:26-28G短斜面针头,减少组织损伤;
4. 温度控制设备:用于结核菌素试剂的冷藏保存(2-8℃)。
标准检测流程分为以下步骤:
1. 注射位点选择:通常在上眼睑或腹股沟无毛区进行皮内注射;
2. 试剂注射:使用0.1ml结核菌素(PPD,纯化蛋白衍生物)进行精确皮内注射;
3. 结果观察:注射后48-72小时观察局部反应,测量硬结直径;
4. 判读标准:硬结直径≥5mm判定为阳性反应,需结合临床症状复核。
该检测需遵循以下国内外标准:
1. 国家标准:GB/T 14926.57-2021《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规范;
2. 国际规范:OIE《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结核菌素试验操作指南;
3. 行业要求: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委员会(IACUC)关于非人灵长类结核病防控的操作规程。
需特别注意:检测应在专业兽医指导下进行,注射前后需监测动物体温及行为状态,对阳性个体需立即隔离并进行二次确诊检测,避免因环境分枝杆菌感染导致假阳性结果。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