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6 01:50:27 更新时间:2025-05-15 01:50:2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6 01:50:27 更新时间:2025-05-15 01:50:2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对虾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IHHN)是一种由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引起的严重甲壳类动物疾病,主要影响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等经济性虾类。该病具有高传染性和致死性,可导致幼虾生长迟缓、畸形以及成虾的大规模死亡,对全球对虾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由于IHHNV可通过垂直传播(亲虾携带)和水平传播(水体、饵料等)扩散,精准、高效的检测技术成为防控该病的关键环节,也是保障养殖安全和水产品国际贸易合规性的核心措施。
对虾IHHNV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项目:
1. 病原检测: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检测病毒核酸(如IHHNV的DNA);
2. 抗体检测:分析对虾体内特异性抗体水平,评估感染风险;
3. 组织病理学检测:观察鳃、肝胰腺等组织的细胞病变特征;
4. 临床症状评估:记录对虾体色异常、生长停滞等表型变化。
IHHNV检测需依赖多种精密仪器:
- PCR仪:用于核酸扩增,检测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
-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qPCR):实现病毒载量的定量分析;
- 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电泳结果,确认目标DNA条带;
- 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病毒粒子形态;
- 酶标仪:用于ELISA法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
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包括:
1. 分子生物学检测:
- 常规PCR:基于IHHNV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特异性扩增病毒DNA;
- 巢式PCR:提高检测灵敏度,适用于低病毒载量样本;
- 实时荧光定量PCR:可精确测定病毒拷贝数,支持早期感染诊断。
2. 免疫学检测:
- ELISA法: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蛋白;
- 免疫组化:定位病毒在组织中的分布。
3. 组织病理学检测: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靶器官的核固缩、细胞坏死等特征病变。
IHHNV检测需遵循国际和国内标准,确保结果准确性和可比性:
- OIE标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中规定的PCR检测流程及引物序列;
- 国家标准:如中国《GB/T 15805.5-2018 鱼类检疫方法 第5部分: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
- 行业规范:水产养殖企业需依据《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建立生物安全检测体系;
- 质量控制:检测过程中需设置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