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传染性肌坏死病病毒核酸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6 02:52:01 更新时间:2025-05-15 02:52:0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6 02:52:01 更新时间:2025-05-15 02:52:0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对虾传染性肌坏死病(Infectious Myonecrosis, IMN)是由传染性肌坏死病毒(IMNV)引起的严重甲壳类动物疾病,主要感染南美白对虾等经济虾类。该病以肌肉组织坏死、生长迟缓和死亡率升高为特征,对全球对虾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核酸检测作为IMNV早期诊断的核心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可有效识别潜伏期感染,为疫病防控提供关键依据。
本项目聚焦IMNV特异性核酸片段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病毒RNA提取纯度与完整性分析
2. IMNV特异性基因(如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检测
3. 病毒载量定量分析(适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
4. 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关联性判定
检测过程中需使用专业设备确保结果准确性:
-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用于病毒核酸的扩增与定量检测
- 核酸提取仪:实现样本中病毒RNA的自动化纯化
- 电泳系统:验证PCR产物特异性
-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评估RNA纯度(OD260/OD280比值)
- 生物安全柜:保障样本处理过程的安全性
国际通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1. RT-PCR法:通过反转录获得cDNA后扩增目标序列,采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
2. qRT-PCR法:基于TaqMan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可进行绝对定量(检测限达102 copies/μL)
3. 巢式PCR法:通过两轮扩增提升灵敏度,适用于低病毒载量样本
4.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无需热循环仪,适合现场快速检测
检测流程严格遵循以下标准规范:
- 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第6章7.2节IMNV检测标准
- GB/T 35902-2018《对虾传染性肌坏死病诊断规程》
- SN/T 3976-2014《进出境水生动物IMN检疫技术规范》
- AQSIQ《进出口水产品中IMNV检测方法》实时荧光RT-PCR法
所有检测需设立阴性对照(无核酸水样)、阳性对照(IMNV标准毒株)和扩增内标(如β-actin基因)进行质控。
检测报告需包含:
- 扩增曲线分析(荧光定量法)
- 溶解峰特征值(Tm值)
- 电泳条带大小比对(常规PCR)
- CT值范围(定量检测)
阳性判定标准:目标片段扩增成功且阴性对照无污染,同时满足溶解峰与预期Tm值偏差≤1℃。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