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源性成分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6 04:54:38 更新时间:2025-05-15 04:54:4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6 04:54:38 更新时间:2025-05-15 04:54:4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受到关注,食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准确鉴别成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马源性成分检测主要针对食品、饲料、药品及化妆品等产品中是否含有马源性物质(如马肉、马骨、马血清等),其核心目的是防止食品欺诈、确保产品标签真实性、满足宗教信仰或特殊饮食需求,以及防范潜在过敏原风险。近年来,欧洲“马肉丑闻”等事件引发全球对肉类掺假的广泛关注,促使各国加强对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要求。马源性成分检测不仅是食品安全的必要环节,也是国际贸易中产品质量认证的关键指标。
马源性成分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1) 物种特异性DNA序列检测,通过分析线粒体DNA(如细胞色素b基因)或核DNA(如生长激素基因)的差异实现鉴别;2) 蛋白质标志物检测,基于马源性特征蛋白(如肌红蛋白、胶原蛋白)的免疫学或质谱分析;3) 非目标性筛查,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复杂混合样品中的多种动物成分进行同时检测。此外,针对加工食品还需评估热降解DNA或蛋白质的残留可检性。
常用检测仪器涵盖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分析两个方向:1)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如ABI QuantStudio系列),用于DNA扩增与定量分析;2) 凝胶电泳系统,验证PCR产物大小;3)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仪(ELISA),检测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MS),实现蛋白质组学层面的精准鉴定;5) 下一代测序仪(NGS),适用于未知物种成分的高通量筛查。
主流检测方法分为三类:1) 分子生物学方法:基于PCR技术(如常规PCR、实时荧光PCR、数字PCR)扩增马特异性基因片段,灵敏度可达0.1%;2) 免疫学方法:使用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或侧向层析试纸条进行快速筛查;3) 质谱分析法:通过特征肽段识别区分马与其他物种的蛋白质差异,尤其适合深度加工样品。新兴的DNA条形码技术和宏基因组学方法正逐步应用于复杂基质检测。
国内外主要检测标准包括:1) 国际标准:ISO 20836:2021(分子检测方法验证规范)、ISO/TS 20224-2:2020(实时PCR检测马源性DNA);2) 中国标准:GB/T 38164-2019《常见动物源性成分检测 实时荧光PCR法》、SN/T 3731.5-2013《食品及饲料中马成分检测方法》;3) 欧盟标准:Regulation (EC) No 882/2004(食品官方控制规范)。检测需满足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要求,定量检测需建立标准曲线并控制扩增效率。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