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形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7 04:44:33 更新时间:2025-05-16 04:44:3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7 04:44:33 更新时间:2025-05-16 04:44:3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颗粒形检测是材料科学、制药、化工、食品加工等领域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颗粒的形状直接影响其流动性、堆积密度、溶解速率、化学反应效率以及最终产品的性能。例如,在制药行业,颗粒的圆度或长径比可能影响药物的释放速度;在建筑材料中,骨料的形状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因此,通过科学方法对颗粒形貌进行精准分析,已成为优化生产工艺和提升产品性能的核心手段。
颗粒形检测通常围绕以下核心参数展开:
现代颗粒形检测主要依赖以下先进仪器:
根据检测原理可分为以下三类方法:
通过颗粒在流体中的自由沉降或气动分散,利用高速相机捕获运动中的颗粒图像,结合自动聚焦技术和边缘检测算法,实时计算形状参数。该方法适用于0.5μm-3mm的颗粒范围,典型标准参照ISO 13322-1。
将颗粒分散在载玻片或样品台上,使用光学/电子显微镜获取静态图像后,通过阈值分割、形态学运算等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形状特征。ASTM E2809对此方法有详细规范。
基于颗粒对激光的散射模式反演形状信息,结合等效球模型或非对称因子修正,可同时获得粒度分布与形状参数。需注意该方法对复杂形状的表征存在局限性。
颗粒形检测需遵循以下主要标准:
标准编号 | 适用范围 | 核心参数 |
---|---|---|
ISO 13322-1:2014 | 静态图像分析法 | Feret直径、圆度、凸度 |
ASTM B822-20 | 金属粉末形貌表征 | 长径比、表面复杂度 |
GB/T 19077-2016 | 激光衍射法粒度分析 | 等效球径分布 |
USP <785> | 药用颗粒特性 | 球形度、表面纹理 |
实际检测中需根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方法,例如纳米颗粒推荐SEM/TEM结合图像分析,而大批量工业检测宜采用动态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报告应明确注明仪器型号、软件版本、统计样本量(通常≥5000颗粒)及采用的等效模型。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