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测定试剂盒(磷酸肌酸法)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7 18:19:00 更新时间:2025-05-16 18:19:0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7 18:19:00 更新时间:2025-05-16 18:19:0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之一,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组织中,其活性水平与肌肉损伤、心肌梗死、脑部疾病等密切相关。磷酸肌酸法作为检测CK活性的经典方法,通过测定酶促反应中NADPH的生成速率来反映CK活性。该试剂盒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和科研领域,尤其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筛查和肌肉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依赖于试剂盒的质量、仪器性能及标准化操作流程。
肌酸激酶测定试剂盒(磷酸肌酸法)主要用于检测血清或血浆中CK总活性,部分试剂盒可区分CK-MB(心肌型)、CK-MM(骨骼肌型)和CK-BB(脑型)等同工酶。临床常见检测场景包括:
1. 心肌损伤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4-6小时CK-MB显著升高;
2. 肌肉疾病监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CK-MM可升高数十倍;
3. 脑损伤诊断:脑外伤或脑血管意外时CK-BB可能异常增高。
推荐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半自动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关键参数如下:
- 波长:340nm(NADPH特征吸收峰)
- 温度控制:37℃±0.1℃恒温系统
- 反应时间:延迟时间30秒,监测时间180秒
- 样本量:通常设置样本与试剂体积比为1:10
需定期进行仪器校准,确保光路系统精度和温控稳定性。
检测过程基于以下酶偶联反应体系:
1. 主反应:CK催化磷酸肌酸与ADP生成肌酸和ATP;
2. 指示反应:己糖激酶(HK)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催化NADP+还原为NADPH。
具体步骤:
- 预温试剂至37℃,加入待测样本混匀
- 监测340nm处吸光度变化率(ΔA/min)
- 按公式CK活性(U/L)=ΔA/min×总反应体积×1000/(6220×光径×样本体积)
检测需符合以下国际/国内标准:
- IFCC参考方法(2002年修订版)
- WS/T 352-2011《血清肌酸激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参考方法》
质量控制要求:
- 使用可溯源至国际标准品的校准品
- 每日运行两个浓度质控品(正常值/病理值)
- 允许偏差范围:批内CV≤3%,批间CV≤5%
干扰因素控制:避免溶血(红细胞含腺苷酸激酶)、样本保存温度(4℃稳定4小时,-20℃长期保存)。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