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糠率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8 13:37:19 更新时间:2025-05-17 13:37:2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8 13:37:19 更新时间:2025-05-17 13:37:2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含糠率检测是谷物加工、饲料生产及食品工业中一项关键的质量控制指标,主要用于评估谷物(如大米、小麦、玉米等)加工过程中糠层残留的比例。糠层作为谷物外层组织,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其含量过高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口感、保质期和加工性能。例如,在大米加工中,含糠率过高可能导致米粒易碎、储存期缩短;在饲料生产中,合理的含糠率可平衡营养与成本。因此,科学测定含糠率对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及控制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含糠率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糠层质量占比:通过计算糠层质量占样品总质量的百分比,直接反映含糠率; 2. 颗粒完整性分析:评估脱糠过程中谷粒的破损情况; 3. 杂质含量:检测糠层中混杂的非目标物质(如沙粒、秸秆碎片等); 4. 水分影响评估:分析样品含水量对糠层分离效果的干扰。
含糠率检测需借助多种精密仪器,主要包括: - 振动筛分机:通过不同目数的筛网分离糠层与谷粒; - 电子天平:精确称量样品及分离后各组分的质量; - 光学显微镜/图像分析仪:观察谷粒表面残留糠层的分布与厚度; - 水分测定仪:快速检测样品水分含量; - 近红外光谱仪(NIRS):非破坏性快速预测含糠率。
目前主流的含糠率检测方法包括: 1. 筛分法:将样品置于振动筛分机中,按标准时间筛分后称量糠层质量; 2. 图像分析法:利用高分辨率摄像头采集谷粒图像,通过软件识别并计算糠层覆盖面积; 3. 化学溶解法:使用特定溶剂溶解糠层后,通过质量差计算含糠率; 4. 近红外光谱法:基于光谱特征建立模型,实现快速无损检测。
国内外含糠率检测标准主要包括: - GB/T 5502-2018《粮油检验 谷物及其制品中糠层含量的测定》:规定筛分法为基准方法; - ISO 21415-2015《小麦和小麦粉 糠层含量的测定》:适用于小麦加工产品的国际标准; - AACC 26-50.01:美国谷物化学协会推荐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 - 企业内控标准:部分企业根据工艺需求制定更严格的含糠率阈值(如≤0.5%)。
通过标准化检测流程与仪器的结合,含糠率检测能够为谷物加工产业链各环节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助力产品质量提升与资源高效利用。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