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色(黄蓝值)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8 22:47:23 更新时间:2025-05-17 22:47:2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8 22:47:23 更新时间:2025-05-17 22:47:2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体色(黄蓝值)检测是工业生产和质量管控中重要的颜色评估手段,广泛应用于纺织、塑料、涂料、食品包装及印刷等行业。黄蓝值(Yellowness Index, YI 和 Blueness Index, BI)是量化材料颜色偏向黄色或蓝色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产品外观品质和消费者感知。例如,在塑料制品中,黄蓝值异常可能反映材料老化或添加剂失效;在纺织领域,色差过大会导致批次产品一致性下降。因此,精准的体色检测对工艺优化、质量控制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体色(黄蓝值)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核心项目:
1. 黄度指数(YI):评估材料因氧化、光照等因素导致的泛黄程度,常见于白色或浅色材料;
2. 蓝度指数(BI):表征材料表面反射蓝光的特性,多用于白色增白剂效果评价;
3. 色差分析:对比样品与标准色板的颜色偏差(ΔE值),确保颜色一致性。
常用的检测设备包括:
1. 分光光度计:通过全光谱分析精确测量颜色参数,适用于实验室高精度检测;
2. 色差计:便携式设备快速测量色差,常用于生产线现场抽检;
3. 黄度指数测定仪:专为YI/B值设计的仪器,具备特定算法和校准功能。
仪器需符合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标准,并定期进行白板校准和黑腔校准。
标准检测流程分为三步:
1. 样品制备:确保试样表面平整、无划痕,避免环境光干扰;
2. 仪器校准:使用标准白板和黑腔进行基线校准;
3. 数据测量:按ASTM E313或ISO 7724规定,选取D65光源和10°视场角,采集多个点数据取平均值。
主要参考以下国际及国内标准:
1. ASTM E313: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制定的黄度指数计算方法;
2. ISO 7724: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颜色测量的仪器法规范;
3. GB/T 3979:中国国家标准中物体色测量方法;
4. JIS Z8722:日本工业标准中色差评价体系。
检测过程中需关注:
1. 环境温湿度控制在23±2℃、50±10% RH;
2. 避免样品表面污染或荧光剂干扰;
3. 定期进行仪器间比对和第三方验证;
4. 记录检测时的光源类型和观测角度参数。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