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底防滑性能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6 11:08:59 更新时间:2025-05-25 11:09:0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6 11:08:59 更新时间:2025-05-25 11:09:0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外底防滑性能是鞋类产品安全性的核心指标之一,尤其在运动鞋、工作鞋、户外鞋等特殊用途鞋的设计中,直接影响用户在不同地面环境下的稳定性和防滑能力。随着消费者对安全需求的提升以及行业标准的完善,外底防滑性能检测成为生产企业和质检机构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检测,可以有效评估鞋底材料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特性,预防因滑倒引发的意外伤害,同时为产品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持。本文将从检测项目、仪器、方法及标准等方面,系统解析外底防滑性能检测的技术要点。
外底防滑性能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核心项目:
1. 静态摩擦系数测试:模拟静止状态下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评估起步或静止时的防滑能力;
2. 动态摩擦系数测试:测量运动过程中鞋底与接触面的摩擦特性,反映实际行走或奔跑时的防滑效果;
3. 湿滑条件下的防滑性能:通过模拟雨天、油污等湿滑环境,测试外底在复杂工况下的抗滑表现;
4. 角度临界值测试:确定鞋底在不同倾斜角度下的防滑失效临界点,评估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
主要采用以下专业设备完成检测:
- 摩擦系数测试仪:通过传感器精确测量鞋底与测试平台间的摩擦阻力;
- 倾斜平台测试仪:配备可调节角度的平台和防滑力监测系统,用于临界角度分析;
- 模拟行走机:重现人体步态,动态评估鞋底在连续运动中的防滑性能;
- 环境模拟箱:用于控制湿度、液体介质(如水、油)等条件,模拟真实使用场景。
主流的检测方法包括:
1. 水平拉力法:将鞋底样本固定在测试平台上,施加水平拉力直至滑动,计算静态摩擦系数;
2. 斜坡行走法:在可控角度的斜坡表面进行测试,逐步增加倾斜角度直至发生滑移,记录临界值;
3. 往复滑动法:通过电机驱动鞋底与测试表面进行周期性滑动,测量动态摩擦系数的平均值;
4. 湿滑环境模拟法:在测试表面喷洒水或油类液体,结合上述方法评估防滑性能变化。
国内外相关标准主要包括:
- ASTM F2913: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制定的鞋类防滑测试标准,涵盖干/湿条件下的测试流程;
- ISO 13287: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防滑性能评估方法,适用于职业安全鞋的检测;
- GB/T 3903.6:中国国家标准,规定鞋类防滑性能的测试方法及判定要求;
- EN ISO 20344:欧洲标准,对安全鞋的防滑等级进行分级,要求动态摩擦系数≥0.28。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