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端检测是现代工业生产和设备维护中的核心环节,它聚焦于对机械设备运行状态、性能参数以及潜在故障的实时或周期性监控与分析。其核心目的在于预防设备突发故障、优化设备运行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生产安全并降低维护成本。通过对设备运行的关键指标进行系统化监测与评估,企业能够实现预测性维护,将被动维修转变为主动干预,从而显著提升整体运营的可靠性与经济性。随着传感器技术、物联网(IoT)和数据分析的飞速发展,机器端检测正变得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和自动化。
一、 核心检测项目
机器端检测涵盖范围广泛,具体项目需根据设备类型、应用场景和关键风险点确定,常见核心项目包括:
- 机械运行状态监测: 振动(幅度、频率、频谱分析)、噪声(声级、频谱)、位移(轴位移、胀差)。
- 热状态监测: 关键部件(轴承、齿轮箱、电机绕组、电气连接点)的表面温度、油温、冷却介质温度。
- 润滑状态分析: 润滑油、润滑脂的理化指标(粘度、水分、酸值、污染度、金属磨粒含量)。
- 电气性能监测: 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绝缘电阻、接地电阻。
- 过程参数监控: 压力、流量、转速、扭矩、负载。
- 机械性能参数: 对中(联轴器对中)、平衡(转子动平衡)、间隙(轴承间隙、齿轮啮合间隙)等。
二、 常用检测仪器
精确的检测依赖于专业的仪器设备,常见的机器端检测仪器有:
- 振动分析仪: 便携式或在线式,用于采集和分析振动信号,是状态监测的主力设备。
- 红外热像仪: 用于非接触式测量设备表面温度分布,快速发现过热点。
- 油液分析仪: 包括便携式粘度计、颗粒计数器、铁谱仪、光谱仪等,用于评估润滑油状态和磨损趋势。
- 激光对中仪: 用于精确测量和调整旋转机械轴系的对中精度。
- 超声波检测仪: 用于检测气体泄漏、局部放电(电气设备)、轴承早期润滑失效或微弱摩擦。
- 多功能电力分析仪: 用于测量电气参数,评估电机效率和电气系统状态。
- 工业内窥镜: 用于视觉检查设备内部难以触及区域的状况(如涡轮叶片、管道内壁)。
三、 主要检测方法
根据检测目的和设备特点,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
- 在线监测: 通过永久安装在设备上的传感器实时连续采集数据,传输至监控系统进行分析报警。适用于关键设备和需要实时监控的参数(如大型机组振动、温度)。
- 离线/便携式监测: 使用便携仪器定期(如每周、每月)在设备预设测点进行数据采集。灵活经济,适用于大量设备的状态普查和定期点检。
- 周期性油液取样分析: 按计划采集油样送至实验室进行全方位的理化性能和磨损颗粒分析。
- 热成像巡检: 定期使用热像仪对设备进行全面扫描,建立温度基线并发现异常。
- 状态趋势分析: 收集历史检测数据,绘制趋势图,判断设备状态劣化速度和预测剩余寿命。
- 故障诊断分析: 结合振动频谱分析、波形分析、相位分析、包络解调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深入定位故障根源(如不平衡、不对中、轴承损坏、松动、齿轮缺陷等)。
示例方法(温度监测): 使用红外热像仪在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对目标区域(如电机轴承端盖)进行扫描,保持安全距离和合适角度,确保测量点充满镜头视场。记录环境温度、设备负载等工况信息。分析热像图,识别是否存在异常高温点(超过同类设备或历史基线温度),并与允许温度限值比较。
四、 关键检测标准
机器端检测需要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判断依据的科学性:
- 国际标准:
- ISO 10816 / ISO 20816 系列: 机械振动 -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按设备类型分部分)。
- ISO 7919 系列: 机械振动 - 在旋转轴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
- ISO 13373 系列: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 振动状态监测。
- ISO 18436 系列: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 人员培训与认证要求(涵盖振动、油液、红外等分析)。
- ASTM E1934: 红外热成像检测的标准指南。
- ASTM D6595: 在用石油润滑油和液压油磨损元素和污染物测定(旋转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法)。
- 中国国家标准(GB):
- GB/T 6075 系列: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等同采用ISO 10816/20816)。
- GB/T 11348 系列: 在旋转轴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等同采用ISO 7919)。
- GB/T 19873 系列: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涵盖振动、红外、油液等)。
- GB/T 26107: 机械振动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振动的应用导则。
- DL/T 664: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电力行业标准,广泛应用)。
- 设备制造商标准/OEM规范: 设备制造商通常会提供特定的运行参数限值、维护周期和检测要求。
- 企业内部标准: 基于行业标准、设备特性和历史经验制定的更具体、更严格的厂级标准。
执行检测时,务必明确所依据的标准版本,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测点位置、测量方向、测量参数、测量工况(如负载、转速)、数据采集设置(如频率范围、分辨率)、分析方法和报警阈值进行作业。
有效的机器端检测是设备可靠性和资产完整性管理的基石。通过科学规划检测项目、选用合适的精密仪器、规范执行检测方法并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机器端检测的价值,为设备的健康运行保驾护航。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