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适应性-交变湿热适应性试验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08 11:25:53 更新时间:2025-07-07 11:25:5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08 11:25:53 更新时间:2025-07-07 11:25:5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在高科技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环境适应性测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对于暴露在多变温湿度环境中的设备、元器件、材料及整机系统而言。交变湿热适应性试验(Damp Heat, Cyclic Test)是环境可靠性试验的核心项目之一,其目的在于评估产品在温度循环变化伴随湿度剧烈波动(特别是高温高湿与低温高湿交替作用)的严苛条件下的耐受能力。这种模拟环境能够加速材料老化、诱导金属腐蚀、引发绝缘性能下降、导致密封失效或电子线路故障等潜在缺陷,从而在产品设计定型、生产质量控制、交付验收及长期可靠性评估阶段提供关键数据支持,确保产品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具备稳定的性能和必要的寿命。
交变湿热适应性试验主要关注产品在循环湿热应力下的物理、化学以及电气性能的变化,核心检测项目通常包括:
1. 外观检查: 观察产品表面是否有凝露、起泡、涂层剥落、变色、锈蚀、霉变、裂纹或变形等现象。
2. 机械性能变化: 测试材料强度、韧性、硬度、尺寸稳定性(膨胀/收缩)、连接件或活动部件的功能是否正常。
3. 电气性能变化: 这是电子电气类产品的重中之重,检测项目包括:绝缘电阻、耐电压强度(介电强度)、接触电阻、导体电阻、信号传输质量、元器件参数漂移(如电容值、阻值)、功能运行稳定性(是否出现误动作、死机或功能丧失)等。
4. 密封性能: 评估壳体密封、接插件密封等是否因湿热循环产生泄漏,防止潮气入侵导致内部腐蚀或短路。
5. 材料相容性与劣化: 检查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粘合剂、灌封胶等)是否发生水解、软化、硬化、脆化、溶胀、析出物迁移等。
执行交变湿热适应性试验的核心设备是环境试验箱,具体为:
1.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这是执行该试验的专用设备。其核心能力在于能够按照预设程序精确控制箱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在高温、低温、高湿状态之间进行快速的、可编程的循环变化。关键指标包括:温度范围(通常-70℃至+150℃或更宽)、湿度范围(10%RH至98%RH或100%RH)、温度变化速率(通常要求≥1℃/min,某些标准要求更快如3℃/min, 5℃/min)、湿度控制精度和均匀性、以及冷凝水的有效排放。
2. 辅助测量仪器:
* 绝缘电阻测试仪/兆欧表: 用于测量电气绝缘性能。
* 耐压测试仪: 用于验证产品的介电强度。
* 电参数测量设备: 如万用表、LCR电桥、示波器、电源、信号发生器等,用于监测产品电气性能和功能状态。
* 尺寸测量工具: 如卡尺、千分尺、影像测量仪等,用于检测尺寸变化。
* 力学性能测试机:(如需要)用于测试材料或部件的机械性能变化。
* 数据记录仪: 用于在试验过程中持续监测和记录产品内部关键部位(如PCB板、关键元器件附近)的温度和湿度(若配置相应传感器)。
交变湿热适应性试验的方法遵循严格的程序,主要步骤如下:
1. 预处理: 将样品在标准大气条件下(通常为25±5℃,45%-75%RH)放置,直至达到温度稳定。
2. 初始检测: 在预处理后,按标准或规范要求对样品进行外观、机械和电气性能的全面检测并记录数据(基线数据)。
3. 放置样品: 将样品按规定状态(如工作位置、非工作位置、包装或非包装状态)放入试验箱内。注意样品间及样品与箱壁间应有足够空间以保证空气流通。
4. 执行试验: 启动试验箱运行设定好的交变湿热循环程序。典型的循环包含升温、高温高湿保持、降温、低温高湿保持等阶段。在降温阶段,湿空气达到露点温度时会在样品表面产生凝露,这是试验的关键应力之一。循环次数(通常为10次、24次、56次等)和每个阶段的时间、温湿度值、温变速率依据相关标准确定。
5. 中间检测 (可选): 对于长周期试验或特定要求,可在试验过程中的某个或多个循环结束后,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恢复后(或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部分项目的检测。
6. 恢复: 完成规定的循环次数后,将样品从试验箱中取出,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恢复(通常1-2小时或至样品达到温度稳定)。此阶段允许样品表面的凝露自然蒸发。
7. 最终检测: 恢复结束后,再次对样品进行与初始检测相同的全面检测。
8. 结果判定: 比较初始检测和最终检测的结果,依据产品规范、技术条件或相关标准判定样品是否满足交变湿热的适应性要求。关键是不出现不可恢复的性能劣化或功能丧失,且各项性能指标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
交变湿热适应性试验的开展必须依据权威、公认的技术标准。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
1. IEC/国际标准:
* IEC 60068-2-30: Environmental testing - Part 2-30: Tests - Test Db: Damp heat, cyclic (12 h + 12 h cycle). 这是国际上最基础和通用的标准,定义了包含凝露的标准循环程序(24小时一个循环)。
* IEC 60068-2-38: Environmental testing - Part 2-38: Tests - Test Z/AD: Composite temperature/humidity cyclic test. (提供更多可选程序)
2. GB/中国国家标准:
* GB/T 2423.4-2008/IEC 60068-2-30: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等同采用IEC 60068-2-30。
* GB/T 2423.34-2012/IEC 60068-2-38:2009: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
3. 行业/专用标准: 许多特定行业或产品(如汽车电子、航空航天、通信设备、军用装备、光伏组件等)会制定更严格或更具针对性的交变湿热试验标准,通常参考或基于上述基础标准,但对试验条件(温度范围、湿度范围、循环次数、温变速率)、测试项目及验收判据有更具体的规定。例如:
* ISO 16750-4: Road vehicles -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Part 4: Climatic loads (汽车电子)
* RTCA DO-160: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Airborne Equipment (航空)
* Telcordia GR-63-CORE: NEBS Requirements: Physical Protection (通信)
* MIL-STD-810: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nsiderations and Laboratory Tests (军用)
* IEC 61215: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Design qualification and type approval (光伏组件)
进行交变湿热适应性试验时,必须明确依据的标准号和具体条款,以确保试验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可比性、认可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