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水斑色牢度检测:保障纺织品遇水不变色、不沾色的关键
在纺织品的日常使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常常会意外接触到少量的水滴或水渍(水斑)。这种局部、非均匀的湿润状态,可能导致织物染料发生溶解或迁移,不仅影响该区域织物的外观(原样变色),还可能污染与其接触的其他织物(沾色)。耐水斑色牢度,就是专门衡量纺织品面料或纱线抵抗这种局部水渍作用而保持其原有色泽能力的指标。相较于整体浸水的耐水色牢度,它更侧重于模拟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小面积、意外沾水场景。进行严格的耐水斑色牢度检测,对于评价服装(尤其是外套、衬衫)、家纺(如窗帘、桌布、沙发套)、汽车内饰织物及户外用纺织品等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品质至关重要,能有效避免因局部遇水导致的褪色、变色或沾污问题,维护品牌形象和消费者满意度。
检测项目
耐水斑色牢度检测主要评估两个核心项目:
- 原样变色 (Color Change): 指测试样品经局部水滴作用并干燥后,其润湿区域自身颜色的改变程度。需要观察是否有泛黄、变浅、变深或其他色调变化。
- 沾色 (Staining): 指在局部湿润状态下,测试样品中的染料向与之紧密接触的贴衬织物(通常是标准的多纤维布或单纤维布)迁移的程度。评估贴衬布被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检测仪器
进行耐水斑色牢度测试通常需要以下关键仪器和设备:
- 汗渍牢度仪或等效测试器: 这是核心设备,用于提供标准化的压力(如12.5 kPa)和保持恒定的温度(通常为37±2°C)。它将测试组合(样品+贴衬布)夹持在特定设计的玻璃板或丙烯酸树脂板之间。
- 恒温烘箱: 用于将测试组合在规定温度(如37±2°C)下保温一定时间(如4小时)。
- 标准贴衬织物: 符合检测标准要求的多纤维贴衬布(DW型或TV型,包含多种纤维条)或单纤维贴衬布(如棉、羊毛、粘胶、锦纶、涤纶、腈纶、丝、醋酯等)。用于评估沾色情况。
- 评定变色和沾色用灰色样卡: ISO标准的灰度卡(ISO 105-A02用于变色,ISO 105-A03用于沾色)或AATCC标准的变色和沾色彩卡(AATCC EP 1, EP 8)。用于肉眼或仪器评级。
- 标准光源箱: 提供D65标准光源或其他指定光源,确保评级时照明条件一致,减少环境光影响。
- 滴管或移液器: 用于精确滴加规定体积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通常为0.2mL)到样品表面,形成水斑。
检测方法
耐水斑色牢度的标准检测方法主要遵循以下步骤(以ISO 105-E07为例):
- 样品准备: 裁剪尺寸足够覆盖贴衬布的试样,通常大于40mm x 100mm。准备相应尺寸的多纤维贴衬布或两块单纤维贴衬布。
- 润湿: 使用滴管或移液器,在试样正面(通常为织物的正面或使用面)的中央位置,精确滴加0.2mL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形成一个水斑。
- 组合: 将试样正面朝下,覆盖在贴衬布上(若用单纤维贴衬,则一块放于试样正面,一块放于反面)。确保润湿区域位于组合体的中心。
- 加压与保温: 将组合体放入汗渍牢度仪的两块平板之间,施加规定的压力(如12.5 kPa)。然后将整个装置水平放入预热至37±2°C的恒温烘箱中,保温4±0.25小时。
- 干燥: 取出测试组合,小心分开试样与贴衬布(避免湿态下转移染料),在不超过60°C的空气中悬挂晾干。
- 评级:
- 变色评级: 在标准光源下,将干燥后的试样原样(未润湿区域)与润湿区域(水斑区域)进行对比,使用灰色变色样卡(ISO 105-A02或AATCC EP 1)评定变色等级(1级最差,5级最佳)。
- 沾色评级: 在标准光源下,观察每一条贴衬纤维布(多纤维布)或每一块单纤维贴衬布,使用灰色沾色样卡(ISO 105-A03或AATCC EP 8)评定沾色等级(1级沾色最严重,5级无沾色)。对于多纤维布,需报告每种纤维的沾色等级。
检测标准
国际上和国内主要采用以下标准规范耐水斑色牢度检测:
- ISO 105-E07: Textiles -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 Part E07: Colour fastness to spotting: Water:这是国际上最广泛认可的耐水斑色牢度标准,明确规定了测试原理、设备、程序、评级方法等。
- AATCC 104: Water Spotting:美国纺织化学师与印染师协会的标准,其测试原理与ISO类似,但在具体操作细节(如压力、保温时间、贴衬布选择)和评级系统上可能略有差异。通常使用AATCC专用变色和沾色彩卡评级。
- GB/T 5717-201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水斑色牢度:中国国家标准,等同采用(IDT)ISO 105-E07:2010,是国内的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具体看产品标准要求)。内容、方法、评级与ISO标准保持一致。
- JIS L 0866: Method for colour fastness to water spotting:日本工业标准。
选择标准依据: 具体选用哪个标准取决于产品出口目的地、客户要求、产品最终用途以及企业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的规定。ISO和GB/T是基础通用的要求,AATCC在北美市场更为常用。汽车内饰等特殊领域可能还有行业特定的标准或客户附加要求。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