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压缩氢气天然气混合燃气(HCNG)检测概述
车用压缩氢气天然气混合燃气(通常称为HCNG),是将氢气(H₂)按一定比例掺混到压缩天然气(CNG)中形成的一种清洁替代燃料。它综合了氢气燃烧速度快、稀燃极限宽、污染物排放低以及天然气储运相对成熟、能量密度较高的优点,被视为传统化石燃料向纯氢燃料过渡阶段的重要解决方案。然而,HCNG燃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发动机性能、车辆运行安全性和尾气排放水平。因此,对其进行全面、精准的质量检测至关重要。检测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混合气组分准确、纯度高,关键杂质含量严格控制在安全限值内,物理性质符合发动机设计要求,从而保障燃料使用的经济性、环保性和安全性,特别是规避氢气特有的氢脆风险、火焰传播速度快等潜在问题。
检测项目
HCNG燃料的检测项目涵盖其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及关键杂质限量,主要包括:
- 组分分析:氢气(H₂)体积分数、甲烷(CH₄)体积分数、其他烃类(C2+)体积分数,这是确认混合比例是否符合要求的基础。
- 关键杂质限量:
- 水分(H₂O)露点/含量:过高的水分会导致管道腐蚀、阀门冻堵,并可能引起氢燃料电池中毒(如果应用在燃料电池车上)。
- 硫化氢(H₂S)含量:剧毒,强烈腐蚀金属,对后处理系统有害。
- 总硫(以硫计)含量:硫化物燃烧生成SOx,污染环境,损害催化剂。
- 氧(O₂)含量: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也可能影响燃烧特性。
- 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₂)含量:影响燃烧效率及温室气体排放。
- 颗粒物和油分含量:可能堵塞燃料系统,损害发动机部件。
- 氨(NH₃)、甲醛(HCHO)等特定杂质(尤其关注燃料电池应用)。
- 物理性质:
- 高位/低位发热量(热值):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燃料经济性。
- 沃泊指数(Wobbe Index):表征燃料互换性和燃烧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 相对密度。
- 压缩因子(在特定压力、温度下)。
- 气味(通常要求无味或按要求添加加臭剂)。
检测仪器
完成上述检测项目需要依赖一系列精密的实验室和在线分析仪器:
- 气相色谱仪(GC):配备热导检测器(TCD)和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或硫化学发光检测器(SCD),是测定氢气、甲烷、其他烃类、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总硫、形态硫(如H₂S)的核心设备。
- 水分测定仪:
- 冷镜式露点仪:直接测量气体露点,精度高,常作为基准方法。
- 电容/电阻式露点传感器:常用于在线或便携式测量。
- 电解法(库仑法)水分仪:适用于低含量水分的精确测量。
- 红外气体分析仪(IR):常用于在线或快速测定CO、CO₂、CH₄等特定组分。
- 激光光谱仪(如TDLAS -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高灵敏度、快速响应,适用于在线监测H₂O、CH₄、H₂S、NH₃等。
- 硫化物分析仪:除GC-FPD/SCD外,专用紫外荧光法(UVF)总硫分析仪也广泛应用。
- 热量计:用于精确测量气体燃料的高位和低位发热量。
- 沃泊指数仪:专用仪器或通过测量密度和热值计算获得。
- 颗粒物和油分检测设备:如滤膜称重法装置、红外测油仪等。
- 压力、温度、流量计量设备:用于采样和状态参数测量。
检测方法
HCNG的检测方法主要遵循标准化的程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采样方法: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如ISO 10715, GB/T 13609),使用洁净、惰性、经钝化处理的不锈钢取样瓶或取样袋,在代表性压力、流量和位置下采样,避免样品污染或组分变化。采样过程需排除空气混入。
- 组分分析:
- 氢气、甲烷、其他烃类、永久气体(O₂, N₂, CO, CO₂):主要依据气相色谱法标准,如GB/T 13610、ASTM D1945、ISO 6974系列标准(尤其ISO 6974-4适用于含氢气体)。使用TCD检测永久气体和轻烃,通常需要多阀多柱系统。
- 含硫化合物:常用气相色谱法(GC-SCD/FPD)如ASTM D5504, ASTM D6228, GB/T 11060系列;紫外荧光法测总硫(ASTM D6667, SH/T 0689)。
- 水分测定:
- 露点法:ISO 6327, GB/T 5832.2 (露点仪法)。
- 电解法(库仑法):GB/T 5832.1, ASTM D5454。
- 发热量测定:主要依据ISO 6976或GB/T 11062进行计算法(需要精确的组分数据),或使用连续记录的流量式热量计按GB/T 12206测定。
- 沃泊指数计算:根据测得的或计算获得的高位发热量和相对密度,按照ISO 6976或GB/T 11062提供的方法进行计算。
- 其他杂质:如氨、甲醛等,需参照特定标准(如ISO/TS 14687-2针对燃料电池用氢的杂质测试方法)或使用专用的化学分析、光谱分析方法。
检测标准
车用HCNG燃料的质量控制和检测需遵循国家、国际或行业标准,为生产、储运和使用提供统一规范:
- 国际标准:
- ISO 14687-2:2012 《氢燃料质量 - 第2部分: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道路车辆应用》 (虽然针对纯氢,但其杂质限值要求常被用作HCNG中氢气组分杂质控制的参考基准)。
- ISO/TS 19880-1:2018 《气态氢 - 加氢站 - 第1部分:一般要求》包含燃料质量相关内容。
- ISO 6974系列、ISO 6327、ISO 6976等通用气体分析方法标准被广泛应用。
- 国家标准(中国):
- GB/T 34537-2017 《车用压缩氢气天然气混合燃气》 这是中国专门针对HCNG产品的核心标准,规定了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其中对氢气体积分数(10%~30%, v/v)、总硫含量、硫化氢含量、水分(露点)等关键指标有明确限值。
- GB/T 13610-2020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 气相色谱法》
- GB/T 11060 系列 《天然气 含硫化合物的测定》
- GB/T 5832 系列 《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
- GB/T 11062-2020 《天然气 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
- GB/T 13609-201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