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全身毒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8-02 02:18:53 更新时间:2025-08-01 02:18:5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8-02 02:18:53 更新时间:2025-08-01 02:18:5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急性全身毒性检测(Acute Systemic Toxicity Testing)是评估化学物质、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或其浸提液单次或短时间(通常指24小时内单次或多次)接触后,对生物体(通常指哺乳动物)产生有害效应的能力的关键毒理学研究。其核心目标是确定受试物引起死亡或严重健康损害的可能性、剂量-反应关系(如LD50、LC50)、毒性靶器官以及临床中毒症状等,为受试物的危险性识别、安全风险评估及制定必要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该检测在化学品注册、药品非临床研究、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如ISO 10993-11)等领域具有法定要求,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急性全身毒性检测主要关注以下几类项目:
1. 致死性: 确定引起50%受试动物死亡的剂量(LD50 - 经皮、经口)或浓度(LC50 - 吸入),是急性毒性最经典的量化指标。
2. 临床观察与症状: 详细记录给药/暴露后动物出现的异常行为、活动状态、神经系统症状(如震颤、抽搐、麻痹)、呼吸状态、分泌物、排泄物变化、皮毛状况、眼部反应等。
3. 体重变化: 检测前后及观察期内动物的体重变化,是判断动物整体健康状况和进食饮水是否受影响的重要指标。
4. 大体病理解剖: 在试验结束后(通常为14天观察期结束或动物濒死时),对死亡或安乐死的动物进行大体解剖,肉眼观察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脑、胃肠道等)有无颜色、大小、形状、质地、出血点、坏死灶等异常变化。
5. (可选)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大体解剖中发现的异常器官或怀疑的靶器官进行显微镜下的组织学检查,确认是否存在细胞水平的损伤。
进行急性全身毒性检测需要依赖多种专业仪器:
1. 给药/暴露设备: * 经口灌胃针/注射器: 用于精确给予液态或溶解后的受试物。 * 吸入暴露系统: 包括动式染毒柜、静式染毒箱、雾化/气溶胶发生装置、浓度监测仪(如化学传感器、光谱仪)等,用于控制动物吸入染毒的浓度和时间。 * 经皮给药装置: 如束缚装置、浸渍或敷贴工具,确保受试物与皮肤充分接触。 * 静脉/腹腔/皮下注射设备: 用于特定给药途径的研究。
2. 动物生理状态监测设备: * 动物体重秤: 精确测量动物体重变化。 * 临床观察记录系统: 如视频监控系统、标准化症状评分表。
3. 解剖与病理设备: * 解剖器械: 剪刀、镊子、骨钳等。 * 电子天平: 称量器官重量(脏器系数)。 * 组织处理设备: 福尔马林固定液、组织脱水机、包埋机、切片机。 * 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
4. 环境控制设备: 动物房的环境控制系统(温湿度、光照、通风)对于保证动物福利和试验结果一致性至关重要。
5. 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 用于记录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LD50/LC50)、生成报告。
急性全身毒性检测的方法体系较为成熟,常遵循国际公认的指南:
1. 经典LD50/LC50测定法: * 固定剂量法(OECD TG 420, GB/T 21757): 使用预定剂量(如5, 50, 300, 2000 mg/kg)进行测试,重点观察毒性效应而非精确致死率,减少动物用量。判断是否存在明显的急性毒性危害。 * 上下法/阶梯法(OECD TG 425, GB/T 21804): 根据前一只动物的反应(存活/死亡)决定下一只动物的给药剂量。效率较高,能估算LD50及其置信区间。适用于动物数量有限的情况。 * 近似致死剂量法(限量法): 设定一个较高的限量(如2000或5000 mg/kg),如果在此剂量下无动物死亡,则报告LD50大于该限量。
2. 急性毒性分类法(OECD TG 423): 主要用于化学品的危险分类。使用单剂量(通常是2000 mg/kg或5000 mg/kg)进行测试,根据观察到的毒性效应(如死亡率、严重症状)将物质分入特定的急性毒性类别(GHS类别1-5)。
3.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OECD TG 403, 436): 专门针对气体、蒸气、粉尘或气溶胶。通常在动式或静式染毒柜中进行,暴露时间通常为4小时(也有1小时或更短),测定LC50或根据观察到的毒性效应进行分类。
4. 体外替代方法(发展迅速): * 细胞毒性试验(如中性红摄取法、MTT法): 评估受试物对细胞存活/增殖的影响(如ISO 10993-5),可作为初步筛选或某些产品(如医疗器械浸提液)的急性全身毒性替代方案。 * 其他模型: 如鸡胚试验、鱼急性毒性试验等,在某些特定领域或作为补充信息使用。
方法选择取决于: 受试物性质(物理形态、挥发性)、预期用途、法规要求(如GLP)、动物福利(3R原则)以及信息需求(精确LD50 vs 危害分类)。
急性全身毒性检测必须严格遵守国内外发布的标准化指南和法规,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可接受性:
1. 国际标准: * OECD测试指南 (OECD Test Guidelines): 是全球公认的金标准。 * TG 403: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 TG 420: 急性经口毒性 - 固定剂量法 * TG 423: 急性经口毒性 - 急性毒性分类法 * TG 425: 急性经口毒性 - 上下法 * TG 436: 急性吸入毒性 - 急性毒性分类法 * ISO 1099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 Part 10: 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 (包含浸提液制备) * Part 11: 全身毒性试验 (核心标准,明确规定了急性、亚急性、亚慢性和慢性全身毒性试验要求,特别强调使用浸提液进行试验) * 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对于药品,相关的安全性指导原则也会涉及急性毒性数据要求。
2. 国家标准: * 中国: * GB/T 21804-2008 化学品 急性经口毒性固定剂量试验方法 (等同OECD TG 420) * GB/T 21826-2008 化学品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上下法 (等同OECD TG 425) * GB/T 21757-2008 化学品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分类法 (等同OECD TG 423) * GB/T 21605-2008 化学品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 (等同OECD TG 403) * GB 15193.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 GB/T 16886.11-202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等同ISO 10993-11:2017) * 美国 (FDA, EPA), 欧盟 (REACH, Annex VII/VIII), 日本 (MHLW) 等: 均有各自参照或等同于OECD指南的法规要求。
3. 通用要求: * GLP(良好实验室规范): 绝大多数法规要求的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包括急性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