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技术陶瓷—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热扩散系数的测定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9 10:00:44 更新时间:2025-04-18 10:00:4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19 10:00:44 更新时间:2025-04-18 10:00:44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ontinuous Fiber Reinforced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 CMCs)因其优异的高温稳定性、抗热震性和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核能、高温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热扩散系数作为表征材料热传导能力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其在高温环境下的热管理性能。通过精确测定热扩散系数,可评估材料的热响应特性,优化设计并预测其在实际工况中的可靠性。本文围绕先进技术陶瓷中CMCs的热扩散系数检测展开,重点介绍检测项目、仪器设备、方法选择及标准依据。
热扩散系数(Thermal Diffusivity,α)是材料的热导率(λ)与体积比热容(ρCp)的比值(α=λ/ρCp),单位为m²/s。该参数反映材料内部热量传递的速率,直接决定材料在瞬态热载荷下的温度分布。对于连续纤维增强CMCs,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状态、孔隙率及微观结构均会影响热扩散性能。因此,测定热扩散系数不仅用于材料筛选,还可辅助分析复合结构的均质性与缺陷分布。
目前主流的检测仪器为激光闪射法(Laser Flash Analysis, LFA)热扩散系数测试仪,典型设备包括德国耐驰(NETZSCH)LFA系列和美国安捷伦(Agilent)仪器。其原理是通过短脉冲激光辐照样品表面,利用红外探测器记录背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数学模型计算热扩散系数。该方法具有非接触、高精度(±3%)和宽温度范围(-120°C至2800°C)的特点,尤其适合各向异性复合材料的测试。
检测流程分为以下步骤: 1. 样品制备:根据标准要求切割为直径6-12mm、厚度1-3mm的圆片,确保表面平行度≤0.02mm,并涂覆石墨层以提高激光吸收率; 2. 仪器校准:使用标准参考材料(如石墨、蓝宝石)进行基线校准; 3. 测试条件设置:选择惰性气体保护环境,设定目标温度点(通常覆盖应用温度区间); 4. 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软件拟合温度-时间曲线,计算热扩散系数值; 5. 重复性验证:每组样品至少进行3次平行测试以降低误差。
热扩散系数测定需严格遵循以下标准: - 国际标准:ASTM E1461《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Thermal Diffusivity by the Flash Method》和ISO 18755《Fine ceramics (advanced ceramics, advanced technical ceramics) — Determination of thermal diffusivity of monolithic ceramics by laser flash method》; - 国内标准:GB/T 22588《闪光法测量热扩散系数或导热系数》和JC/T 2106《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上述标准对样品尺寸、测试环境、数据处理方法及不确定度评估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测试结果的国际可比性。
随着CMCs向超高温(>2000°C)和复杂异形结构发展,现有检测技术面临以下挑战:纤维取向对热扩散各向异性的影响、微小样品(如涂层)的测试精度提升,以及极端环境下原位测试技术开发。未来,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TPS)和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多模态检测方法将成为研究热点,以实现更高分辨率与动态热性能评估。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