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饮)具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0 11:46:11 更新时间:2025-04-19 11:46:1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0 11:46:11 更新时间:2025-04-19 11:46:1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食(饮)具是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食品的载体,其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由于食(饮)具可能残留致病微生物、化学污染物或物理性杂质,不良的清洁消毒过程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传播。因此,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手段对食(饮)具进行质量监控,是保障食品安全、预防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餐饮行业、食品加工企业及家庭使用场景中,定期检测食(饮)具的洁净度与安全性已成为行业监管和用户关注的焦点。
食(饮)具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以下三类:
1. 微生物污染检测:主要检测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残留情况,判断消毒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2. 化学残留检测:涵盖洗涤剂残留(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重金属(铅、镉、砷等)以及消毒剂(含氯制剂、过氧化物)的超标分析。
3. 物理性能检测:包括餐具表面清洁度(油污、蛋白质残留)、磨损程度及耐高温性能测试,确保材质安全和使用寿命。
针对不同的检测项目,常用方法包括:
微生物检测: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快速测定活菌总数,或通过培养基培养法(如纸片法)进行菌落计数。
化学检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洗涤剂残留,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检测重金属含量,以及分光光度法测定消毒剂浓度。
物理检测:通过目视检查、棉拭子擦拭法评估表面洁净度,并使用高温烘箱测试餐具耐热性。
我国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实施强制性规范,具体要求如下:
微生物限值:大肠菌群不得检出,沙门氏菌等致病菌零容忍。
化学残留限值:游离性余氯≤0.03mg/100cm²,烷基苯磺酸钠≤0.1mg/100cm²。
国际参考标准:同时参照ISO 22196(抗菌性能测试)、FDA食品接触材料法规等,确保检测结果具备国际可比性。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