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溶物(以干基计)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1 19:57:20 更新时间:2025-04-20 19:57:2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1 19:57:20 更新时间:2025-04-20 19:57:2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水不溶物(以干基计)是衡量样品中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含量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制药、环保等领域。检测该指标的目的是评估样品的纯度、加工工艺的合理性或污染程度。例如,在食品工业中,水不溶物含量可能反映原料的杂质水平;在环保领域,该指标常用于水质分析,判断水中悬浮物或沉淀物的总量。检测时需通过干燥、溶解、过滤等步骤分离水不溶物,并以干基形式计算其质量占比,确保结果准确反映样品实际特性。
水不溶物(以干基计)检测的核心目标是测定样品中不溶于水的固体残留物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百分比。具体项目包括: 1. 样品前处理:干燥至恒重,去除水分; 2. 水不溶物分离:通过溶解、过滤等操作分离可溶与不可溶成分; 3. 质量计算:称量干燥后的残留物质量,按公式计算占比; 4. 重复性验证:确保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主要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包括: 1. 烘箱:用于样品及滤纸的干燥,温度通常控制在105±2℃; 2. 分析天平:精度需达到0.0001g,用于精确称量样品和残留物; 3. 干燥器:存放干燥后的样品,避免吸潮; 4. 玻璃砂芯坩埚或滤纸:用于过滤分离水不溶物; 5. 真空泵或抽滤装置:辅助加快过滤速度。
检测流程分为以下关键步骤: 1.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干燥至恒重,记录初始质量; 2. 溶解与过滤:用纯水溶解样品,通过已知质量的滤纸或砂芯坩埚过滤; 3. 干燥与称量:将滤纸及残留物在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冷却后称重; 4. 结果计算:按公式(残留物质量/样品干基质量)×100%得出水不溶物含量。 需注意控制溶解温度、过滤速度及干燥时间,避免引入误差。
水不溶物(以干基计)检测需遵循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例如: 1. GB/T 5009.3:食品中水不溶物的测定方法; 2. GB/T 9741:化学试剂中水不溶物含量的通用检测标准; 3. ISO 12390-8:水质分析中悬浮固体含量的测定标准; 4. 企业内控标准:部分行业或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的细化操作规程。 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按标准要求控制实验条件,确保数据可比性和权威性。
1. 样品需充分研磨并均匀取样,避免局部差异影响结果; 2. 过滤装置需预先干燥并称重,避免残留水分导致误差; 3. 干燥过程需确保恒温,且冷却时使用干燥器防潮; 4. 检测环境应保持恒定温湿度,减少外界因素干扰; 5. 每批次检测需同步进行空白试验,校正系统误差。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