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4 16:15:13 更新时间:2025-04-23 16:15:1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4 16:15:13 更新时间:2025-04-23 16:15:1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无菌检测是医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及食品等领域的核心质量控制环节,旨在验证产品或样品中是否存在活体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其重要性体现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感染风险、确保医疗器材可靠性等方面。在国际标准与法规(如《中国药典》、USP、ISO 11737)的严格规范下,无菌检测已成为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广泛应用于注射剂、植入器械、生物制剂等高风险产品的最终放行检测。
无菌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培养基支持微生物生长的能力;
2. 样品无菌性检查:通过直接接种或薄膜过滤法检测待测样品;
3. 阴性对照试验:排除实验环境及操作污染的可能性;
4. 环境监测:对检测实验室的洁净度、人员操作规范等进行动态评估。
无菌检测需依赖专业仪器实现标准化操作:
• 生物安全柜/无菌隔离器:提供A级洁净环境
• 恒温培养箱:用于30-35℃(需氧菌)和20-25℃(真菌)培养
• 薄膜过滤装置:适用于大体积样品的微生物截留
• 灭菌设备: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等
• 快速微生物检测系统(如ATP生物发光仪)
现行主流检测方法包括:
1. 药典方法(直接接种法/薄膜过滤法):
- 直接接种法:适用于小体积样品直接接入培养基
- 薄膜过滤法:通过0.45μm滤膜截留微生物后进行培养
2. 快速微生物检测法:基于荧光染色、代谢产物检测等技术缩短检测周期
检测标准严格遵循:
• 中国药典(2020版)通则1101无菌检查法
• 美国药典(USP)第71章无菌检测要求
• 欧洲药典(EP)2.6.1无菌试验规范
• ISO 11737-1医疗器械灭菌微生物学方法
• GB/T 14233.2医用输液、输血器具检测标准
最终判定需满足:
- 阳性对照组:显示微生物生长
- 阴性对照组:无微生物生长
- 样品组:所有培养基在14天培养期内均无浑浊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培养基促生长试验、环境监测数据追溯等),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