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目的与标准
- 核心目标
- 定量或定性检测样品中的吲哚(Indole),常见于微生物鉴定(如大肠杆菌)、尿液分析、环境污染物检测及化工产品质控。
- 符合标准:
- 微生物鉴定:CLSI M35-A(临床微生物鉴定标准)、ISO 21528-2(肠杆菌科检测)。
- 化学分析:GB/T 5750.8-2006(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EPA 8310(高效液相色谱法)。
- 医学检测:WS/T 402-2012(尿液化学分析)。
二、常见检测方法
1. 微生物吲哚试验(定性)
原理:细菌分解色氨酸生成吲哚,与试剂反应显色。 试剂:Kovac试剂(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戊醇+浓盐酸)。 步骤:
- 接种细菌于色氨酸肉汤,37℃培养18-24小时。
- 加入0.5mL Kovac试剂,静置1分钟。
- 结果判读:液面出现玫瑰红色环为阳性(+),无显色为阴性(-)。
2. 分光光度法(定量)
原理:吲哚与特定试剂显色后,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试剂:
- Ehrlich试剂:1%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于10%盐酸+乙醇)。
- 标准品:吲哚标准溶液(梯度浓度:0-50mg/L)。
步骤:
- 样品处理:液体样品离心过滤,固体样品用甲醇/水提取。
- 显色反应:取1mL样品+1mL Ehrlich试剂,避光反应10分钟。
- 测定:于560nm测吸光度,对照标准曲线计算浓度。
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条件:
- 色谱柱:C18柱(5μm,4.6×250mm)。
- 流动相:甲醇:水(70:30,含0.1%甲酸)。
- 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
步骤:
- 样品前处理:水样过0.22μm滤膜,尿样稀释10倍后进样。
- 标准曲线:0-100mg/L吲哚标准品,线性R²≥0.999。
- 定量:外标法计算样品浓度,保留时间约6.5分钟。
三、检测流程与操作规范
1. 微生物检测(示例:大肠杆菌吲哚试验)
- 培养基:胰蛋白胨水(含1%色氨酸),灭菌后接种菌株。
- 培养条件:37℃±1℃,需氧培养18-24小时。
- 关键控制点:
- 试剂现配现用(Kovac试剂避光保存≤1周)。
- 阴性对照:接种无菌肉汤;阳性对照:已知产吲哚菌株。
2. 尿液吲哚检测(医学应用)
- 样本收集:晨尿10mL,2小时内检测或4℃保存≤24小时。
- 快速试纸法:
- 浸渍试纸条于尿液中2秒。
- 30秒后对比色卡,紫色为阳性(提示肠道代谢异常或感染)。
四、质量控制要点
- 标准品校准:每批次检测需建立标准曲线,验证线性范围。
- 空白对照:试剂空白吸光度≤0.02(分光光度法)。
- 精密度:重复检测相对标准偏差(RSD)≤5%。
- 回收率试验:加标回收率85-115%(HPLC法)。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 |
原因分析 |
解决方案 |
显色不明显(假阴性) |
细菌产吲哚能力弱或试剂失效 |
延长培养至48小时,更换新鲜Kovac试剂 |
分光光度法基线漂移 |
试剂杂质或比色皿污染 |
超纯水清洗比色皿,过滤试剂 |
HPLC峰形拖尾 |
色谱柱污染或流动相pH不当 |
冲洗色谱柱,调节流动相pH至2.5-3.0 |
尿液试纸假阳性 |
药物干扰(如吲哚美辛) |
结合临床病史,采用HPLC复测 |
六、安全与注意事项
- 试剂毒性:Kovac试剂含浓盐酸,操作时佩戴手套、护目镜。
- 废弃物处理:显色后废液按有害化学废物处理。
- 仪器维护:HPLC使用后冲洗色谱柱30分钟(甲醇:水=50:50)。
通过规范操作与质量控制,吲哚检测可准确应用于微生物鉴定、临床诊断及环境监测,为多领域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CMA认证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认可
实验室认可证书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