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微粉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5 20:38:53 更新时间:2025-04-24 20:38:5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5 20:38:53 更新时间:2025-04-24 20:38:5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再生微粉是从建筑废弃物(如废弃混凝土、砖瓦等)中经破碎、筛分和粉磨等工艺制成的微米级粉体材料,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和砂浆中,以减少天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然而,再生微粉的性能受原材料来源、加工工艺及杂质含量的影响较大,若其质量不达标,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耐久性下降等工程隐患。因此,对再生微粉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进行系统检测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再生微粉的检测需覆盖以下核心项目:
1. 化学成分分析:检测SiO₂、CaO、Al₂O₃等氧化物含量,评估其胶凝活性。
2. 粒度分布:确定颗粒粒径范围和比表面积,影响微粉的填充效应和反应速率。
3. 活性指数:通过对比基准水泥与掺入微粉的水泥胶砂抗压强度,评价其活性。
4. 需水量比:反映微粉对砂浆或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5. 烧失量:检测有机杂质或未燃尽物质的含量,判断材料纯净度。
6. 氯离子含量:避免对钢筋产生腐蚀风险。
常用检测仪器包括:
-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用于化学成分分析。
- 激光粒度分析仪:精确测定颗粒分布及比表面积。
- 抗压强度试验机:测试活性指数及力学性能。
- 高温电阻炉:测定烧失量。
- 离子色谱仪:检测氯离子含量。
- 比重瓶与勃氏透气仪:辅助评估物理性能。
主要检测方法如下:
1. 活性指数测试:依据GB/T 18046标准,制备掺30%微粉的水泥胶砂试件,养护28天后测定抗压强度,与基准试件对比计算活性指数。
2. 氯离子检测:按GB/T 176规定,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或离子色谱法测定。
3. 粒度分析:通过激光衍射法(GB/T 19077)或勃氏法(GB/T 8074)测定比表面积。
4. 烧失量测定:将样品置于950℃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计算质量损失率。
再生微粉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
- GB/T 1804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 GB/T 176-2017《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 GB/T 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 JGJ/T 318-2014《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
- ASTM C311:用于化学及物理性能测试的通用标准。
通过上述系统化的检测流程和标准,可全面评估再生微粉的适用性,确保其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安全、高效地应用,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