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7 19:32:29 更新时间:2025-04-26 19:32:2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7 19:32:29 更新时间:2025-04-26 19:32:2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粗集料作为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物理性能直接影响工程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堆积密度和空隙率是评价粗集料颗粒分布、密实程度及级配合理性的关键指标。通过试验检测,可以明确粗集料在自然堆积或振实状态下的密实特性,进而指导配合比设计、优化材料利用率,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工程要求。此外,该试验结果还可用于评估集料的吸水性和抗压能力,为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本试验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核心项目:
1. 堆积密度测定:
分为自然堆积密度(松散状态)和振实堆积密度(经振实后的密实状态)。通过测量规定容积下集料的质量,计算单位体积的密度值。
2. 空隙率计算:
基于堆积密度与集料表观密度的比值,通过公式推算颗粒间的空隙占比,反映集料的排列紧密程度。
试验需使用以下专用设备:
1. 试样制备:
将粗集料样品在(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待用。
2. 自然堆积密度测定:
将集料分三层装入容量筒,每层用刮刀沿筒口刮平,称量总质量并记录体积,计算密度值。
3. 振实堆积密度测定:
将装料后的容量筒固定在振实仪上,以规定频率振动2-3分钟至试样不再下沉,再次称重计算密度。
4. 空隙率计算:
采用公式:空隙率(%)= [1 -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 100,需预先测定集料的表观密度。
试验应严格遵守以下标准:
不同标准对振实频率、装料高度等参数存在差异,试验前需明确适用版本。
关键控制点:
工程应用:
检测结果可用于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评估沥青混合料的骨架结构稳定性,以及判定级配碎石基层的压实效果。当空隙率超过35%时,需调整集料级配或掺加细集料以提高密实度。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