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度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10:54:28 更新时间:2025-05-08 10:54:2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10:54:28 更新时间:2025-05-08 10:54:2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颗粒度检测是材料科学、制药、化工、食品加工等领域的核心质量控制环节,其目的是通过测量颗粒的尺寸、分布及形态特征,确保产品性能符合预期。无论是药品的溶出速率、涂料的分散稳定性,还是金属粉末的成型效果,颗粒特性都会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理化性质和功能表现。随着纳米技术和高精度制造的发展,对颗粒度的检测需求日益精细化,要求检测技术具备更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颗粒度检测通常包含以下关键项目:
1. 粒度分布:分析颗粒群体中不同尺寸颗粒的占比,常用D10、D50、D90等参数表征;
2. 平均粒径:通过统计方法计算颗粒尺寸的集中趋势;
3. 形状分析:评估颗粒的球形度、长径比等形态特征;
4. 比表面积:反映颗粒的吸附能力和反应活性。
根据颗粒尺寸范围和检测需求,主要采用以下仪器:
- 激光粒度分析仪:基于Mie散射理论,适用于0.1μm~3mm的干湿样品;
- 动态光散射仪(DLS):针对纳米级颗粒(1nm~1μm),通过布朗运动分析粒径;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提供高分辨率形貌图像,可结合图像处理软件定量分析;
- 库尔特计数器:通过电感应法测量1~100μm颗粒的体积分布。
物理法:
- 筛分法(ISO 2591-1):适用于>38μm的粗颗粒,成本低但精度有限;
- 沉降法(GB/T 19077):基于斯托克斯定律,适合1~100μm颗粒。
光学法:
- 激光衍射法(ISO 13320):检测速度快,动态范围广;
- 图像分析法(ASTM E2651):结合显微成像,可同步获取形态数据。
颗粒度检测需遵循严格的标准体系:
- ISO标准:如ISO 13320(激光衍射)、ISO 14887(样品分散指南);
- ASTM标准:如ASTM B822(金属粉末粒度测试)、ASTM E2490(激光法校准);
- 药典规范:USP<786>、ChP 2020通则0982明确药物颗粒的检测要求;
- 行业标准:如电池材料行业常引用GB/T 19077(激光法)进行质量控制。
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智能化、在线实时检测设备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离线分析,为工业生产提供更高效的质量监控解决方案。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