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总灰分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21:28:23 更新时间:2025-05-08 21:28:2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21:28:23 更新时间:2025-05-08 21:28:2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茶叶总灰分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茶叶中无机物(如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的总含量。在茶叶加工、贮存及质量控制过程中,总灰分检测能够帮助判断原料的纯净度、加工工艺的规范性以及是否存在杂质污染。例如,灰分含量异常可能提示掺入泥沙、尘土或其他非茶类物质。根据国家标准要求,绿茶、红茶等常见茶类的总灰分含量需控制在4%-8%范围内,超出此范围可能影响产品合格性。
茶叶总灰分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关键项目:
1. 总灰分含量测定:通过高温灼烧法测定有机物完全氧化后的残留物总量
2. 酸不溶性灰分检测:用盐酸处理灰分后测定不溶物含量,用于判断硅酸盐等杂质
3. 水溶性灰分检测:分析可溶于水的矿物质成分比例
其中,总灰分含量是基础性检测指标,直接反映茶叶的无机物总量。
开展检测需配备专业仪器:
- 马弗炉:提供高温环境(通常设定525±25℃)用于样品灰化
- 分析天平:精度需达到0.0001g,确保称量准确性
- 干燥箱:用于样品预处理及恒重操作
- 瓷坩埚:耐高温容器,要求预先灼烧至恒重
- 干燥器:用于冷却后样品保存
依据GB/T 8306-2013《茶 总灰分测定》:
1. 样品制备:将茶叶粉碎过18目筛,混合均匀
2. 称样:准确称取2g试样于已恒重坩埚中
3. 炭化:电炉上初步炭化至无烟
4. 灰化:移入525℃马弗炉灼烧4-6小时至灰白色
5. 恒重:冷却后称量,重复灼烧至前后差值≤0.5mg
6. 计算:灰分含量=(灰分质量/样品质量)×100%
现行主要标准包括:
- GB 500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 ISO 1575:1987 茶叶总灰分测定国际标准
- SN/T 0919-2000 进出口茶叶检验规程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重复性要求:当灰分≤10%时,双试验允许差≤0.2%。检测环境需控制在温度15-25℃,湿度≤70%。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