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羊绒脂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30 10:21:22 更新时间:2025-06-29 15:01:5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6-30 10:21:22 更新时间:2025-06-29 15:01:5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粗羊绒脂检测是羊绒制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保障羊绒纤维加工性能、染色均匀性以及最终产品的品质至关重要。羊绒作为高档纺织原料,其表面天然存在的脂质(包括羊毛脂、汗渍等)含量直接影响纤维的可纺性、染色效果和最终产品的舒适度。通过精确检测粗羊绒脂含量,可以指导生产企业合理制定洗绒工艺参数,避免过度脱脂导致纤维损伤,或脱脂不足影响后续加工。该检测广泛应用于羊绒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过程控制及成品质量评定等多个环节,是羊绒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质量控制手段。
粗羊绒脂检测主要针对以下关键指标:1)粗羊绒中总脂质含量(以无水无脂净绒为基准);2)脂质组成分析(区分羊毛脂与其他杂质);3)水分含量测定。检测范围包括:原绒、分梳绒、半成品绒条等不同加工阶段的羊绒原料。根据加工需求,有时还需检测特定脂质成分(如胆固醇、三酰甘油等)的含量,为后续脱脂工艺提供数据支持。
检测过程需使用以下专业设备:1)索氏提取器(配备恒温水浴锅)——用于脂质萃取;2)分析天平(精度0.0001g)——称量样品;3)鼓风干燥箱——测定水分及制备无水样品;4)旋转蒸发仪——浓缩提取液;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用于脂质成分分析(选配)。辅助设备包括:脂肪瓶、干燥器、溶剂回收装置等。现代实验室还可采用近红外光谱仪(NIRS)进行快速无损检测。
依据国际标准,粗羊绒脂检测主要采用索氏提取法,具体流程如下: 1) 样品制备:将5g代表性样品在105℃下烘至恒重,记录干重; 2) 萃取: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沸程30-60℃)在索氏提取器中连续萃取4-6小时; 3) 溶剂回收:蒸馏回收提取瓶中的溶剂; 4) 称重:将提取瓶在105℃烘干至恒重,计算脂质质量; 5) 计算:脂质含量(%) = (脂质质量/样品干重)×100%。 对于成分分析,需将提取物用甲醇-氯仿混合液溶解后进样GC-MS分析。
主要遵循以下标准: 1) ISO 3074:2014《羊毛—含脂率的测定—索氏提取法》 2) GB/T 6504-2017《化学纤维 含油率试验方法》 3) IWTO-10-03《羊毛脂含量测定标准》 4) AATCC 97-2019《纺织品的可萃取物质含量》 实验需在通风橱中进行,严格遵守有机溶剂操作规范。萃取溶剂应根据羊绒脂质特性选择,通常乙醚对羊毛脂提取效率高于石油醚,但后者安全性更高。
检测结果按以下标准分级: 1) 优质原绒:脂质含量8-12%(内蒙古白绒山羊典型值); 2) 合格加工原料:脱脂后含脂率≤1.5%(精梳绒要求); 3) 临界值:脂质>15%需加强洗涤,<5%可能过度脱脂。 特殊应用场景要求: - 医用羊绒制品:残留脂质<0.5% - 婴幼儿用品:需额外检测游离脂肪酸含量(<0.3%) 检测报告应包含:实测值、检测方法、参照标准及脂质分布曲线(成分分析时)。重复测试允许偏差≤0.3%。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