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黄脂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09:15:51 更新时间:2025-05-08 09:17:5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09 09:15:51 更新时间:2025-05-08 09:17:5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视黄脂(Retinyl Esters)是维生素A在体内储存和运输的主要形式,在肝脏、脂肪组织及血液中广泛存在。作为人体必需营养素的重要指标,视黄脂检测在营养评估、代谢疾病诊断和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准确测定视黄脂水平,可评估个体的维生素A营养状况,诊断维生素A缺乏症或过量中毒,为临床治疗和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在发展中国家,该检测是监测维生素A补充计划效果的重要工具;在发达国家,则常用于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此外,视黄脂检测在食品营养强化、保健品质量控制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视黄脂检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总视黄脂含量测定;2)各型视黄脂(如视黄醇棕榈酸酯、视黄醇硬脂酸酯等)组成分析;3)血清/血浆中视黄脂水平检测;4)组织中视黄脂储存量评估。检测范围涵盖人体生物样本(血清、血浆、肝脏活检组织)、食品(强化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品及药品等。特殊情况下还需检测母乳中的视黄脂含量,以评估母婴维生素A营养状况。
现代视黄脂检测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紫外检测器或质谱检测器,其中HPLC-MS/MS因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成为金标准。实验室需配备:1)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含C18反相色谱柱);2)质谱检测器(三重四极杆);3)氮吹浓缩仪;4)超声波提取器;5)低温高速离心机(4℃条件下≥10,000rpm);6)-80℃超低温冰箱用于样本保存。辅助设备包括精密天平(0.0001g)、pH计、旋转蒸发仪等。
标准检测流程包括:1)样本前处理:采用乙醇-己烷液液萃取法,加入内标(如视黄醇醋酸酯-d6)后震荡提取;2)离心分层后收集有机相,氮吹浓缩;3)色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4)质谱检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视黄醇棕榈酸酯特征离子对为269.2→93.0。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每批样本设置校准曲线(6-8个浓度点)、质控样品(低中高三个浓度)和空白对照,要求相关系数R²≥0.995,质控样品回收率在85%-115%之间。
视黄脂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1)国际标准:AOAC Official Method 2016.05(食品中维生素A测定);2)临床检验标准:CLSI C62-A(临床质谱检测指南);3)我国国家标准:GB 5009.82-2016(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4)药典标准:《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维生素A测定法)。实验室应建立完整的质量体系,通过CNAS认证或CAP认证,定期参加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或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
检测结果评判依据不同样本类型有所差异:1)血清视黄脂:正常参考范围0.05-0.15μmol/L,>0.7μmol/L提示维生素A过量;2)肝脏组织:健康人群5-20μg/g组织;3)婴幼儿配方食品:应符合GB 10765-2010规定(14-43μg RE/100kJ)。临床解读需结合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水平及视黄醇/RBP4摩尔比值(正常1:1)。值得注意的是,肥胖人群因脂肪组织储存增加可能出现血清水平假性降低,需结合BMI值校正。检测报告应包含检测方法、参考范围、不确定度及临床意义说明等内容。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