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薄膜残余应力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02 10:43:10 更新时间:2025-07-01 10:43:2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7-02 10:43:10 更新时间:2025-07-01 10:43:2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金属薄膜在制备过程中(如溅射、蒸镀、电镀)因热膨胀系数差异、晶格失配或非平衡生长,内部会产生残余应力。这种应力分为:
危害包括: ▶️ 薄膜翘曲、剥离失效 ▶️ 微电子器件电性漂移 ▶️ MEMS结构变形、断裂 ▶️ 光学涂层折射率异常
原理:薄膜应力使基片弯曲,通过测量曲率半径推算应力 公式: ��=����26(1−��)��⋅1�σf=6(1−νs)tfEsts2⋅R1 (σf: 薄膜应力, Es/νs: 基片杨氏模量/泊松比, ts/tf: 基片/薄膜厚度, R: 曲率半径)
技术实现:
方法 | 精度 | 特点 |
---|---|---|
激光干涉仪 | ±0.1 μm | 非接触,实时监测 |
轮廓仪 | ±1% | 可测大曲率样品 |
数字图像相关法 | ±5 MPa | 全场变形测量 |
原理:通过晶格应变计算应力(依据Bragg定律) 关键技术:
优势: ✅ 微区检测(最小Ø50 μm) ✅ 可分离σ11/σ22应力分量 ✅ 深度分辨(结合蚀刻技术)
原理:通过MEMS结构变形反推薄膜应力 典型结构: ▸ 悬臂梁挠度测量 ▸ 圆膜凸起高度分析 ▸ 微旋转指针偏转角
特点: ⚠️ 需预先设计测试结构 ⚠️ 兼容半导体工艺在线监测
方法 | 检测范围 | 空间分辨率 | 破坏性 | 适用场景 |
---|---|---|---|---|
基片曲率法 | 10 MPa~2 GPa | mm级 | 非破坏 | 工艺开发,批量监测 |
XRD | 50 MPa~1 GPa | 10~100 μm | 可能 | 微区应力,晶体材料 |
微机械法 | 1~500 MPa | μm级 | 破坏 | MEMS器件,芯片内集成 |
拉曼光谱法* | 0.1~5 GPa | 1 μm | 非破坏 | 纳米材料,局部热点 |
*注:适用于透明薄膜或特定金属(如Au、Ag)
半导体芯片 ➤ 90nm铜互连层应力控制(XRD法) ➤ 3D封装硅通孔(TSV)热应力监测(曲率法)
柔性电子 ➤ ITO薄膜弯折疲劳测试(DIC全场应变分析)
航空发动机 ➤ 涡轮叶片热障涂层(TBC)应力评估(高温XRD)
权威数据:先进芯片制造要求薄膜应力控制在±200 MPa以内(2023 ITRS路线图)
金属薄膜残余应力的精准检测是保障微纳器件可靠性的关键。随着多物理场耦合检测与智能在线监控技术的发展,应力控制正从被动测量转向主动调控,为新一代电子、能源、航天系统奠定基础。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