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检疫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5:21:11 更新时间:2025-05-13 05:21:1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5:21:11 更新时间:2025-05-13 05:21:12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Epizootic Haematopoietic Necrosis,EHN)是由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中的EHN病毒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鱼类传染病,主要影响虹鳟、银鲑等鲑科鱼类。该病以造血组织(如脾脏、肾脏)坏死为特征,具有传播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列为必须申报的水生动物疫病。开展EHN检疫检测是防控疫情扩散、保障水产养殖业安全的关键环节。检测需覆盖活鱼、鱼卵、水体及运输工具等潜在传播途径,结合临床症状观察与实验室分析,实现早期诊断与精准防控。
EHN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临床症状观察:检查鱼类是否出现体表出血、鳃苍白、腹部肿胀及异常游动等典型症状。 2. 病原学检测:通过病毒分离培养确认EHN病毒存在。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PCR技术扩增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如ATP酶基因)。 4. 血清学检测:采用ELISA或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体。 5. 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脾脏、肾脏等造血器官的坏死病变及病毒包涵体。
实验室检测需配备以下关键仪器: - PCR仪:用于病毒核酸扩增。 - 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荧光标记或细胞病变效应。 - 高速离心机:处理样本分离病毒颗粒。 - 电泳仪:验证PCR产物大小。 - ELISA酶标仪:定量分析抗体或抗原浓度。 - 生物安全柜:确保病毒操作的生物安全性。
1. 病毒分离法:将病鱼组织匀浆接种到敏感细胞系(如BF-2细胞),观察细胞病变(CPE)并进行电镜鉴定。 2. 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针对病毒MCP(主要衣壳蛋白)基因设计引物,检测灵敏度可达102拷贝/μL。 3. 免疫组织化学法:使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标记感染组织中的病毒抗原。 4.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30分钟内完成结果判读。 5. 血清中和试验:测定血清中中和抗体效价,评估群体免疫状态。
国际与国内主要依据以下标准: - WOAH《水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EHN的诊断流程和疫情报告要求。 - GB/T 15805.5-2018:中国国家标准中鱼类病毒病检测技术规范。 - ISO 15586:2003:水质病毒检测的前处理与富集方法。 - OIE《诊断试验手册》:提供病毒分离、PCR引物序列及ELISA操作指南。 检测结果需满足:PCR扩增产物与阳性对照一致,病毒分离培养出现典型CPE,且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特征性病变。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