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核酸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6 02:56:39 更新时间:2025-05-15 02:56:4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6 02:56:39 更新时间:2025-05-15 02:56:40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对虾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IHHN)是由IHHNV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甲壳类动物疾病,主要感染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等经济虾类。该病毒可通过垂直传播(亲虾携带)和水平传播(水体、饵料等)扩散,感染后会导致幼虾生长迟缓、畸形甚至大规模死亡,对全球对虾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IHHNV潜伏期长且临床症状非特异性,核酸检测成为早期诊断和防控的核心手段。通过检测病毒核酸,可精准识别携带者、阻断传播链,并为种苗筛选和疫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IHHNV核酸检测的主要目标为病毒基因组中的特异性片段。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其单链DNA基因组包含两个开放阅读框(ORF1和ORF2)。检测通常针对保守区域,如编码非结构蛋白的ORF1或衣壳蛋白的ORF2,确保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此外,检测项目还包括样本的采集与预处理、核酸提取质量评估以及阳性对照设置,以排除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核酸检测需依赖专业仪器完成,核心设备包括:
1. PCR扩增仪:用于病毒DNA的扩增,需具备精确温控功能;
2. 核酸提取仪:自动化提取虾组织或水体样本中的病毒核酸;
3. 电泳仪及凝胶成像系统:用于PCR产物的分离与可视化分析;
4.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qPCR):实现病毒核酸的定量检测,灵敏度更高;
5.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评估提取核酸的纯度与浓度。
IHHNV核酸检测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 常规PCR法: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病毒DNA片段,通过电泳检测目标条带;
2.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利用TaqMan探针或SYBR Green染料实现实时监测,可定量分析病毒载量;
3. 巢式PCR:通过两轮扩增提升检测灵敏度,适用于低病毒载量样本;
4. 等温扩增技术(如LAMP):无需复杂设备,适合现场快速筛查;
5. 测序验证:对阳性样本进行测序比对,确认病毒基因型及变异情况。
IHHNV核酸检测需遵循国际及行业标准,包括:
1.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手册:规定检测流程与结果判读要求;
2. GB/T 25878-2010(中国国家标准):对虾IHHNV检测技术规范;
3. SN/T 1675-2013(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进出口对虾中IHHNV的PCR检测方法;
4. 实验室质量控制要求:包括阴性/阳性对照设置、重复检测及交叉污染防控措施。
检测过程中需严格规范操作:样本应取自对虾鳃组织、肝胰腺或幼体,避免反复冻融;核酸提取时需添加蛋白酶K充分裂解;PCR反应体系需避免气溶胶污染。阳性结果需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综合研判,必要时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验证。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