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红素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7 04:59:31 更新时间:2025-05-16 04:59:3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7 04:59:31 更新时间:2025-05-16 04:59:31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红曲红素是一种由红曲霉(Monascus spp.)发酵产生的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及化妆品行业。其不仅具有鲜明的色泽,还因含有的活性成分(如莫纳可林类物质)而具有一定的功能性。然而,红曲红素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可能因发酵条件、原料污染或工艺不当产生有害代谢物(如桔霉素),因此需要通过严格的检测确保其安全性、纯度和质量。检测项目通常涵盖有效成分含量、污染物限值、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指标等,以满足国内外法规(如GB 2760、FDA、EU标准)的要求。
红曲红素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红曲红素主成分含量:检测色素中红曲红素(Monascorubrin和Rubropunctatin)的浓度;
2. 桔霉素(Citrinin)残留量:监测发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毒性物质;
3. 理化指标:如水分、灰分、pH值、溶解度等;
4.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铅、砷、汞、镉等;
5. 微生物限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致病菌等。
红曲红素检测需依托高精度仪器完成: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定量分析红曲红素主成分及桔霉素;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快速测定色素总含量;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重金属残留;
- 水分测定仪及灰分测定仪:评估理化性质;
- 微生物培养箱及PCR仪:用于微生物污染分析。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
1. HPLC法(GB 5009.222-2016):通过色谱柱分离目标成分,利用紫外检测器定量分析;
2. 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曲红素在特定波长(如500 nm)下的吸光度,计算总色素含量;
3. 原子吸收法/ICP-MS法:依据GB 5009系列标准检测重金属;
4. 干燥法/灼烧法:测定水分及灰分;
5. 微生物培养法:按GB 4789系列标准进行微生物检测。
注:桔霉素检测需结合固相萃取(SPE)前处理,以提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红曲红素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
- 国内标准:GB 1886.18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红曲红》、GB 5009.222-2016(桔霉素检测);
- 国际标准:欧盟No 231/2012(食品添加剂规格)、美国FDA 21 CFR 73.355;
- 行业规范:药典(如ChP、USP)及化妆品原料安全技术规范(如CIRS)。
检测时需根据产品用途和销售区域选择适用的标准,确保合规性。
红曲红素检测是保障其安全应用的关键环节,需结合现代仪器与标准化方法,系统评估其质量与风险。生产企业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应严格遵循法规要求,定期更新检测技术,以应对不断升级的行业监管需求。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