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的测定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7 05:45:38 更新时间:2025-05-16 05:45:3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7 05:45:38 更新时间:2025-05-16 05:45:3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有毒类金属元素,其化合物在工业、农业和医药领域均有应用,但过量摄入会引发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导致癌症。随着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加剧,砷的检测已成为环境监测、食品卫生、水质分析及临床诊断等领域的重要课题。针对不同样品基质和检测需求,砷的测定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测技术,并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砷的测定检测主要涵盖以下方向:
1. 环境监测:土壤、水体及大气颗粒物中的总砷及砷形态分析(如三价砷、五价砷);
2. 食品安全:粮食、水产品、调味品中的无机砷含量检测;
3. 工业品检测:矿石、金属材料、化工产品中的砷杂质分析;
4. 生物医学检测:血液、尿液及组织样本中的砷暴露评估。
常用砷测定仪器包括:
1.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配备氢化物发生器(HG-AAS)可提升检测灵敏度;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适用于痕量砷的快速多元素分析;
3. 原子荧光光谱仪(AFS):专用于氢化物元素检测,成本较低;
4.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HPLC-ICP-MS):用于砷形态分离与定量分析。
主流检测方法可分为三类:
1. 化学比色法:如银盐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操作简单但灵敏度较低;
2. 光谱分析法:包括AAS、AFS和ICP-MS,具有高灵敏度和自动化特点,需配合微波消解等前处理技术;
3. 色谱联用技术:HPLC与ICP-MS联用可实现砷形态特异性检测,适用于复杂基质样品。
国内外主要检测标准包括:
1. 中国标准:GB/T 5009.11-202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测定)、HJ 694-2014(水质砷的测定原子荧光法);
2. 国际标准:ISO 17294-2(ICP-MS法测定水中金属元素)、EPA 6020B(固体废弃物中砷检测);
3. 行业规范:AOAC 999.10(食品中砷的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砷的精准测定需要根据样品类型选择适配的仪器和方法,并严格遵循相关标准操作流程。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型化设备和高通量分析手段正在推动砷检测向更快、更灵敏的方向发展,为环境污染防控和公共健康保障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