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出糙率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8 17:33:48 更新时间:2025-05-17 17:33:4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8 17:33:48 更新时间:2025-05-17 17:33:4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物料出糙率是衡量稻谷等谷物加工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尤其在粮食收购、加工和贸易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出糙率指稻谷经砻谷机脱壳后,糙米(含完整粒和部分损伤粒)占原始稻谷质量的百分比,直接反映了稻谷的加工效率和经济效益。高出糙率意味着更高的出米率,可降低加工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检测出糙率不仅能为农户和加工企业提供定价依据,还能指导生产工艺优化,提升粮食资源利用率。
在检测过程中,需综合考虑稻谷品种、成熟度、水分含量、杂质比例及加工设备性能等因素。不同地区和用途的稻谷对出糙率要求差异显著,例如籼稻与粳稻的标准值范围不同,而出口贸易中往往对出糙率有更高要求。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检测体系对保障行业公平性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出糙率检测主要包含以下关键项目:1)净糙米质量测定,即脱壳后完整糙米与部分破损糙米的总质量;2)杂质含量分析(如稻壳残留、砂石等);3)未成熟粒、病斑粒等缺陷粒识别;4)碎米率计算。其中净糙米质量是出糙率计算的核心参数,需通过专业设备将脱壳后的糙米与稻壳、杂质进行精确分离。
检测过程中需使用以下专用仪器:1)砻谷机(配备胶辊或离心式脱壳装置),实现稻谷高效脱壳;2)电子天平(精度0.01g),用于质量测定;3)谷物水分测定仪,确保样品水分符合检测标准;4)筛选机(含不同孔径筛网),用于分离糙米与杂质;5)分样器,保证样品的代表性。仪器需定期校准,砻谷机辊间压力应控制在0.3-0.5MPa以确保脱壳效率。
依据国家标准GB/T 5495-2023,检测流程分为四步:1)样品制备:取500g代表性稻谷,调节水分至13±0.5%;2)脱壳处理:采用砻谷机进行两次脱壳,转速控制在1600-1800r/min;3):用2.0mm筛网分离糙米与稻壳,手工拣出未脱壳粒;4)称重计算:精确称量糙米质量,按公式(出糙率=净糙米质量/原始样品质量×100%)得出结果。需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误差应小于0.5%。
我国主要执行标准包括:1)GB/T 5495-2023《稻谷出糙率测定法》,明确测试环境需控制在25±2℃、相对湿度60±5%;2)ISO 6645:2020国际标准,规定使用Brabender砻谷机;3)LS/T 6118-2023行业标准,针对杂交稻提出附加检测要求。检测结果分级标准中,一级粳稻出糙率≥81%,三级籼稻≥77%,碎米率需低于6%。
随着智能化检测技术发展,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机器视觉系统等新型设备开始应用于出糙率快速检测。通过建立稻谷粒型-脱壳效率的数学模型,可实现无损检测和在线监控。但传统物理检测法仍作为基准方法存在,未来将形成"快速筛查+精密验证"的双轨检测体系。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