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L-岩藻糖苷酶(AFU)测定试剂盒(CNPF法)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4 23:31:46 更新时间:2025-05-23 23:31:4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24 23:31:46 更新时间:2025-05-23 23:31:46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α-L-岩藻糖苷酶(AFU)是一种溶酶体水解酶,广泛存在于人体肝脏、肾脏和胎盘等组织中,其主要功能是催化含岩藻糖的糖蛋白或糖脂的分解代谢。近年来,AFU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尤其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辅助诊断标志物。研究表明,血清AFU活性在肝癌患者中显著升高,其敏感性与甲胎蛋白(AFP)互补,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早期筛查的准确性。此外,AFU水平异常还与肝硬化、糖尿病、卵巢癌等疾病相关,因此其检测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AFU测定试剂盒(CNPF法)的核心检测项目为血清或血浆中AFU酶活性的定量分析。通过测量样本中AFU催化底物水解的反应速率,计算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进而推算出酶活性(通常以U/L表示)。检测结果需结合患者病史、影像学检查及其他肿瘤标志物进行综合判断,避免单一指标的局限性。
该检测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半自动分光光度计,仪器需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1. 温控精度:37℃±0.1℃,以确保酶促反应温度恒定;
2. 波长选择:405nm主波长,配套副波长以消除干扰;
3. 加样精度:CV≤1%,保证试剂与样本的精确配比。
实验前需对仪器进行校准,并定期进行性能验证,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CNPF法(氯硝基苯基-α-L-岩藻糖苷法)是一种基于比色法的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如下:
1. 酶促反应:AFU催化底物对硝基苯基-α-L-岩藻糖苷(CNPF)水解,生成对硝基苯酚(pNP);
2. 显色反应:在碱性条件下,pNP呈现黄色,其浓度与吸光度值(OD值)呈正相关;
3. 定量计算:通过标准曲线法或因数法计算酶活性单位。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样本预处理、试剂复溶、反应体系建立、孵育(37℃ 5分钟)及吸光度测定,全程需严格遵循标准操作规程(SOP)。
AFU检测需符合以下标准规范:
1. 国际标准:参照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酶活性测定指南;
2. 行业标准:执行《WS/T 404.8-2015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相关要求;
3. 试剂盒性能:线性范围应覆盖5-200 U/L,批内CV≤5%,批间CV≤8%;
4. 质控要求:每批次检测需同时运行两个浓度水平的质控品(正常值及病理值),结果应在允许范围内。
实验室应定期参加室间质评(EQA),并建立室内质控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使用CNPF法试剂盒时需注意:样本溶血可能引起AFU活性假性升高,应避免使用脂血或溶血样本;试剂开封后需按要求保存(2-8℃避光),防止底物降解。此外,部分良性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可能导致AFU轻度升高,需结合临床进行鉴别诊断。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