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红素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1 19:22:52 更新时间:2025-04-20 19:22:5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1 19:22:52 更新时间:2025-04-20 19:22:5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是肝功能评估和溶血性疾病诊断的核心指标之一,其浓度变化可反映肝脏代谢功能、胆道排泄能力以及红细胞破坏程度。临床上,总胆红素检测广泛用于黄疸病因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筛查、肝胆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胆管梗阻)的监测,以及药物肝毒性的评估。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需严格遵循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
总胆红素检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血清总胆红素(TBIL)定量测定;2)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DBIL)与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IBIL)的区分计算;3)动态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趋势。在临床实践中,常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以提高诊断的精准性。
总胆红素检测主要依赖以下仪器:1)分光光度计(基于比色法原理);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如罗氏Cobas系列、贝克曼AU系列);3)干式化学分析仪(适用于快速检测);4)便携式即时检测(POCT)设备(用于急诊或新生儿科)。其中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因通量高、重复性好,成为实验室主流选择。
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 重氮法(Diazo法):通过胆红素与重氮化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在540-560nm波长比色测定。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对结合胆红素的特异性较低。
2. 酶法(Bilirubin Oxidase法):利用胆红素氧化酶催化胆红素氧化生成胆绿素,通过测定反应前后吸光度变化计算浓度。此方法灵敏度高,可区分结合型与未结合型胆红素。
3. 干化学法:采用多层膜技术,通过固相反应直接测定血清样本,适用于急诊快速检测。
总胆红素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
1)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参考方法;
2)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C28-A3文件;
3)中国卫生部《WS/T 404.6-2015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质量控制要求包括:每日使用配套校准品校准仪器;参与室间质评计划;样本需避光保存(胆红素遇光易分解);溶血、脂血样本需重新采集。
实验室应根据不同检测系统建立本地参考范围,成人总胆红素正常值通常为3.4-20.5μmol/L,新生儿需单独设定阈值。检测结果的解读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