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碳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压缩性能试验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2 17:17:13 更新时间:2025-04-21 17:17:1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2 17:17:13 更新时间:2025-04-21 17:17:13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碳碳复合材料(Carbon-Carbon Composite, C/C)是一种以碳纤维为增强体、碳为基体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耐高温、抗烧蚀及优异的力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刹车系统、核能工业及高温结构件等领域。其压缩性能是评价材料在极端载荷条件下能否保持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性的核心指标,尤其在承受轴向压力时可能出现分层、屈曲或断裂等失效模式。因此,通过标准化的压缩性能试验检测,能够为材料设计、工艺优化及工程应用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碳碳复合材料压缩性能试验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
1. 压缩强度:材料在单轴压缩载荷下发生破坏时的最大应力值;
2. 压缩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的应力与应变比值;
3. 压缩屈服强度(如存在塑性变形阶段);
4. 压缩破坏应变:试样失效时的应变值;
5.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反映材料从加载到破坏全过程的力学行为。
压缩性能试验需使用以下关键仪器:
1. 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备高精度载荷传感器(量程需覆盖预期最大载荷),用于施加轴向压缩载荷;
2. 压缩夹具:专用对中夹具(如平板夹具或带球面自对中装置的夹具),确保试样均匀受力;
3. 引伸计或应变片:精确测量试样轴向变形,需满足ASTM E83或ISO 9513精度要求;
4. 环境模拟装置:若需高温或特殊环境测试,需配备高温炉或真空/惰性气体环境箱。
试验流程依据标准规范执行,主要步骤包括:
1. 试样制备:按标准(如ASTM D695或GB/T 1448)加工成规定尺寸(通常为柱状或方形截面),确保表面平整无缺陷;
2. 试验参数设定:设定加载速率(一般为0.5-2 mm/min)、温度条件及数据采集频率;
3. 装夹与对中:试样置于夹具中心,通过预加载(约1%最大载荷)验证对中性;
4. 加载与数据采集:连续记录载荷-位移曲线,直至试样失效;
5. 数据分析:通过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压缩强度、模量等参数,并分析失效模式(如剪切破坏或端部压溃)。
国内外常用标准包括:
1. ASTM D695:塑料及复合材料压缩性能测试标准,适用于各向异性材料;
2. ISO 14126: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强调试样尺寸效应修正;
3. GB/T 1448: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测试方法;
4. SAE AMS 3805:航空航天领域专用碳碳复合材料性能测试规范。
试验中需严格遵循标准对试样制备、试验条件及数据处理的要求,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对于各向异性碳碳材料,还需明确纤维取向(如0°、90°或层间方向)对压缩性能的影响,并在报告中详细标注。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