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模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4-05-21 08:15:32 更新时间:2024-12-22 09:48:41
点击:20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4-05-21 08:15:32 更新时间:2024-12-22 09:48:41
点击:20
放射治疗是肿瘤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也会由于辐射导致急性或慢性毒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radiation-induced oral mucositis,ROM或者RIOM)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比如鼻咽癌)放射治疗(X,γ、中子、电子束辐射等)常见的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之一,临床发生率高达8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肿瘤治疗效果,但目前还未开发出预防辐射诱发口腔粘膜炎的疗法。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可引起口咽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白膜形成等反应,可引起强烈的口腔疼痛,导致进食困难、体重下降、体质下降,严重时病原微生物通过口腔粘膜屏障进入机体引起全身系统性感染。
造模方法:动物麻醉后,固定动物,利用25~40 Gy X射线对大鼠舌头、地鼠颊囊进行单次或多次辐照,身体其余部位采用铅皮包裹防护以避免损伤。
模型特征:动物体重下降,舌头/口腔黏膜出现红肿、溃疡,粘膜下层有炎症细胞浸润,上皮层坏死、脱落、崩解。
大鼠、金黄地鼠
(1)存活率,摄食、饮水、体重变化;
(2)肉眼观察粘膜,口腔黏膜损伤评分;
(3)病理学检查: HE、甲苯胺蓝等染色。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