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22 14:06:29 更新时间:2025-03-21 14:06:3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22 14:06:29 更新时间:2025-03-21 14:06:38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白茶(如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是中国传统六大茶类之一,其检测需围绕 感官品质、理化成分、农残安全、产地溯源 等核心指标展开,确保符合 GB/T 22291-2017《白茶》、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等标准要求。以下是白茶检测的标准化流程与技术要点:
检测类别 | 检测项目 | 标准依据 | 典型限值/要求 |
---|---|---|---|
感官品质 | 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 | GB/T 23776-2018 | 白毫银针特级:芽头肥壮,毫香显,滋味鲜爽甘醇 |
理化成分 | 水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 | GB/T 8304-2013(水分) | 水分≤8.5%(特级),水浸出物≥30.0% |
农药残留 | 联苯菊酯、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 | GB 2763-2021 | 联苯菊酯≤5mg/kg,吡虫啉≤0.5mg/kg |
重金属 | 铅(Pb)、砷(As)、镉(Cd) | GB 5009.268-2016 | 铅≤5mg/kg,镉≤1mg/kg |
微生物 |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 | GB 4789.2-2016 | 菌落总数≤1000 CFU/g,霉菌≤50 CFU/g |
产地鉴别 | 同位素比值、特征代谢物 | ISO 13301-1:2018(同位素质谱法) | δ¹³C、δ¹⁵N指纹库匹配福鼎/政和产地 |
感官审评(人工+仪器辅助)
水分检测(烘箱法)
茶多酚测定(福林酚比色法)
农残检测(LC-MS/MS法)
产地溯源(稳定同位素质谱)
检测项目 | 推荐设备 | 关键参数 |
---|---|---|
感官审评 | 电子鼻(Airsense PEN3) | 传感器阵列10个,检测范围1ppb~100ppm |
水分测定 | 烘箱(BINDER FD115) | 温控精度±0.5℃,均温性≤1℃ |
茶多酚 | 紫外分光光度计(Shimadzu UV-2600) | 波长范围190~900nm,精度±0.5nm |
农残检测 | LC-MS/MS(Thermo TSQ Altis) | 质量精度≤1ppm,扫描速度20Hz |
同位素分析 | IRMS(Thermo Delta V) | δ¹³C分辨率≤0.1‰,δ¹⁵N≤0.2‰ |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茶多酚含量偏低 | 原料嫩度低或加工过度 | 控制萎凋时间(36~72h),温度≤30℃ |
农残超标(吡虫啉) | 茶园用药不规范 | 推广生物防治(捕食螨),安全间隔期≥7天 |
霉变(霉菌超标) | 存储湿度高或包装密封差 | 控制仓库湿度≤60%,采用铝箔复合袋充氮包装 |
产地溯源不符 | 原料混掺或地理标志滥用 | 建立区块链溯源系统,加强原料批次管理 |
白茶检测需以 “品质为本、安全为基、溯源为证” 为核心:
建议方案:
通过科学检测与工艺优化,可确保白茶品质的纯正性与安全性,为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