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起痕测试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22 16:20:19 更新时间:2025-03-21 16:21:3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3-22 16:20:19 更新时间:2025-03-21 16:21:35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漏电起痕测试(Tracking Resistance Test)是评估绝缘材料在电场和污染环境下抗电痕形成能力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于电气设备、电子元件及绝缘材料的质量控制。其检测需围绕 起痕电压、失效时间、材料耐漏电性 等核心指标展开,符合 IEC 60112:2020、GB/T 4207-2022、ASTM D3638 等标准要求。以下是测试的标准化流程与技术要点:
检测类别 | 检测项目 | 标准依据 | 典型限值/要求 |
---|---|---|---|
耐电痕化指数 | 相比电痕化指数(CTI) | IEC 60112:2020 | CTI≥250V(绝缘材料Ⅰ类),CTI≥175V(Ⅱ类) |
最大起痕电压 | 材料耐受的最高电压(不失效) | UL 746A | 商用塑料CTI≥100V,高温材料CTI≥600V |
失效时间 | 滴液至材料失效的时间 | ASTM D3638-12 | 失效时间≥60秒(600V,50滴液) |
起痕深度 | 电痕烧蚀深度(显微测量) | GB/T 4207-2022 | 深度≤2.5mm(CTI测试后) |
安全判定 | 是否起火或持续燃烧 | IEC 60695-11-20 | 无明火或自熄时间≤30秒 |
基本原理 在材料表面施加电压,滴加导电污染液(如NH₄Cl溶液),模拟潮湿污染环境下的电场作用,观察是否形成导电碳化路径(电痕),导致绝缘失效。
测试设备
电解液配制
样品制备
测试步骤
判定规则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CTI值偏低 | 材料亲水性强或填料不足 | 添加无机填料(如Al(OH)₃),提高疏水性(硅烷偶联剂处理) |
滴液扩散不均 | 表面粗糙或污染液浓度偏差 | 抛光样品表面(Ra≤0.8μm),校准电解液电阻率(25℃) |
电极打火异常 | 电极氧化或接触不良 | 清洁铂金电极(稀盐酸浸泡),确保压力0.5N±0.1N |
测试中起火 | 材料阻燃性差 | 添加阻燃剂(如十溴二苯醚),优化配方(磷氮系阻燃体系) |
碳化痕迹不连续 | 材料局部导电性差异 | 改善材料均匀性(混炼工艺优化),避免局部结晶或孔隙 |
电子电器外壳(IEC 60112):
汽车高压部件(LV 124-2):
光伏材料(UL 61730):
漏电起痕测试需以 “精准控压、环境模拟、失效分析” 为核心:
建议方案:
通过科学测试与材料改进,可显著提升绝缘部件的耐漏电性能,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关键保障。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