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菌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1 10:28:49 更新时间:2025-04-20 10:31:0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4-21 10:28:49 更新时间:2025-04-20 10:31:07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简称E. coli)是肠道正常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致病性菌株(如O157:H7等)可引发严重感染性疾病,包括腹泻、尿路感染、败血症甚至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近年来,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和水源污染事件频发,使其成为食品安全、医疗感染控制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关键检测指标。在食品加工、饮用水安全、医疗环境监测及畜牧业管理中,大肠埃希菌检测具有不可替代的预警作用。其检测结果不仅能评估卫生状况,还可追溯污染源,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大肠埃希菌检测主要涵盖以下项目:
1. 定性检测:确认样品中是否存在大肠埃希菌;
2. 定量检测:测定单位体积(如每100 mL水样或每克食品)中菌落总数;
3. 血清型分型:鉴定O抗原、H抗原及K抗原等致病性亚型;
4. 耐药性分析:评估菌株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的敏感性。
检测范围包括食品(乳制品、肉类、即食食品等)、饮用水、医疗废水、临床样本(粪便、尿液)及环境样本(土壤、养殖场排泄物)。
检测过程中主要依赖以下设备:
1. 微生物培养设备:恒温培养箱(36±1℃)、CO₂培养箱(用于特定菌株);
2. 快速检测系统:酶联免疫分析仪(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3. 生化鉴定工具:API 20E鉴定系统、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4. 分离纯化设备:无菌均质器、膜过滤装置(0.45 μm孔径滤膜);
5. 辅助仪器:显微镜(革兰氏染色观察)、生物安全柜(二级)及菌落计数器。
标准检测流程分为以下步骤:
1. 前处理:样品均质化后,选择性增菌(如EC肉汤或mTSB培养基);
2. 分离培养:采用麦康凯琼脂(MAC)或伊红美蓝琼脂(EMB)进行初筛;
3. 生化鉴定:通过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及柠檬酸盐利用试验(IMViC系列)确认;
4. 分子检测:针对毒力基因(如stx1、stx2、eae等)进行PCR扩增;
5. 血清学分型:使用特异性抗血清进行玻片凝集试验;
6. 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或微量肉汤稀释法(CLSI标准)。
大肠埃希菌检测需遵循以下标准:
1. 国际标准:ISO 16654:2001(食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检测)、ISO 9308-1(水质检测);
2. 国家标准:GB 4789.38-2021(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T 5750.12-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
3. 行业规范:美国FDA BAM方法第4A章、欧洲药典EP 2.6.13;
4. 生物安全要求:需符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三级防护标准)。
根据应用领域不同,评判标准存在差异:
1. 饮用水:每100 mL水样中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GB 5749-2022);
2. 即食食品:n=5、c=2、m=0(GB 29921-2021,即5份样品中最多允许2份检出但不得超标);
3. 医疗环境:物体表面菌落数≤20 CFU/cm²(WS/T 592-2018);
4. 流行病学判定:若PCR检测到stx1/stx2基因或血清学分型为O157:H7,需立即启动公共卫生响应。检测结果超出限值时,需对污染源进行溯源分析并采取消毒、召回等措施。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