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流行性热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检测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5:04:29 更新时间:2025-05-13 05:04:2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1对1客服专属服务,免费制定检测方案,15分钟极速响应
发布时间:2025-05-14 05:04:29 更新时间:2025-05-13 05:04:29
点击: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
牛流行性热(Bovine Ephemeral Fever, BEF)是一种由牛流行性热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高热、肌肉震颤、关节疼痛和暂时性瘫痪。该病对养牛业造成显著经济损失,因此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检测至关重要。微量血清中和试验(Micro-Serum Neutralization Test, M-SNT)是当前国际认可的检测方法之一,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便捷等优势,广泛用于病毒抗体水平评估、免疫效果监测及疫情诊断。
微量血清中和试验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 1. 血清中BEF病毒中和抗体效价测定:通过检测血清样本中抗体的中和活性,评估牛群免疫状态或感染后抗体水平; 2. 病毒毒株分型与交叉保护分析:用于确定不同毒株间的抗原相关性; 3. 疫苗免疫效果评价:验证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是否达到保护阈值。
该试验需配备以下关键设备与试剂: - 微量移液器(精度0.1-10μL)用于精准加样; - 细胞培养板(96孔板)作为反应载体; - CO2培养箱(37℃, 5% CO2)用于维持细胞活性; - 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 - 标准BEF病毒株及阳性对照血清; - Vero细胞系(非洲绿猴肾细胞)作为病毒宿主细胞; - 酶标仪(可选)用于定量分析荧光或显色信号。
试验流程包括以下关键阶段: 1. 样本处理:采集牛血清样本,56℃灭活30分钟; 2. 病毒稀释:将BEF病毒液进行系列稀释(通常为10-1至10-6); 3. 中和反应:将灭活血清与等体积病毒稀释液混合,37℃孵育1小时; 4. 细胞接种:混合液加入预铺Vero细胞的96孔板,设阴性对照(细胞对照)和阳性对照(病毒对照); 5. 结果判定:培养48-72小时后观察CPE,通过Reed-Muench法计算中和抗体效价(以抑制50% CPE的最高血清稀释度表示)。
试验需遵循国际及国内标准: - OIE《陆生动物诊断试验手册》:规定病毒滴度应≥104.0 TCID50/mL; - GB/T XXXXX(中国国家标准):明确血清效价≥1:32为阳性判定阈值; - 内部质控要求:每批次试验需包含已知效价的参考血清,变异系数(CV)应<15%。 注意事项: - 避免反复冻融样本,防止抗体效价降低; - 严格把控中和反应时间与温度,避免假阴性结果; - 细胞状态直接影响试验敏感性,需定期检测细胞活力。
证书编号:241520345370
证书编号:CNAS L22006
证书编号:ISO9001-2024001
版权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京ICP备15067471号-33免责声明